唐代诗论中意意象内涵与理论探索.docVIP

唐代诗论中意意象内涵与理论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诗论中意意象内涵与理论探索

唐代诗论中意意象内涵与理论探索   内容提要:“意”是唐代诗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其意义非常丰富,“意象”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意”、“象”、“物象”往往相互指涉。唐代诗论家对“意象”与诗歌的文体属性、意象的生成过程和心理机制等理论问题及其创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意 意象 理论探索 炼意   中图分类号:I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1-16-19      “意”在唐代之前就已成为文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如陆机《文赋》小序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它主要指文章或诗歌的主旨、内容和意蕴等,也指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容。“意”在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运用很广,含义丰富而复杂,蔡锺翔先生认为其最主要的含义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观点、义旨、哲理,一是指创作构思中所形成的尚未物化的意象。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中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意指前者,外意指后者。”接着他又指出,诗论、文论中的所谓“意”多指前者,所以“意”与“格”相连,在书论、画论中所讲的“意在笔先”,所谓“意”则多指“意象”。其他很多学者也像蔡先生一样指出了“意象”是“意”的一个重要含义,但是对此含义及其在唐代的发展却并没有过多的在意。笔者以为,意的“意象”含义不像蔡先生所说的主要在画论中,同样也是诗论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唐代诗论中明确并发展起来的,唐人围绕此含义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建设,它对唐代诗歌的文体特色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唐代“意”的意象理论的关注和研究能解决当前唐代诗歌理论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一、唐代诗论中以意象为中心的“意”的理论探索      唐代诗论中,“意”的含义非常丰富,“意象”是其一个非常重要内涵。意象之“意”是意义与物象的统一,是诗歌构成的本体性因素,它同声律共同规定着诗歌。相传白居易的《金针诗格》“诗有内外意”条说:“一日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诲之类是也。二日外意,于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内外含蓄,方入诗格。”此段是古代诗论文献中现在见到最早明确提出意的物象内涵的文字,这里提出“内外含蓄,方入诗格”的原则,就是要求意义与物象融为一体,它是构成诗歌的必要条件。《金针诗格》又有“诗有三本”条,“一日有窍。二日有骨。三日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凡为诗须具此三者。”用骨与髓分别比喻物象和意格,这也充分说明物象与意格分开来讲是两个东西,其实也可以看为一体,它们与声律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的关系必然意味着物象与意格的一致性。张伯伟先生说:“晚唐五代的诗格,极其重视诗的‘物象’,但这种‘物象’往往是融合了主客,包括了‘意’和‘象’两个方面,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客观景物。”实际上,从盛唐开始诗论家和诗人们在诗论和创作中总是把意和象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语境中,意和象总是相互渗透的,相互指涉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在盛唐甚至更早“意”就具有物象、形象的内涵。如王昌龄《诗格》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元有不似,仍以律调之定,然后书之于纸,会其题目。山林、日月、风景为真,以歌咏之。”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置意作诗”就是主体身心与环境相契合,生成意象,用语言声律表达并调节意象的过程。这与上面《金针诗格》中的“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说的实际上是一回事,“诗有三本”条极有可能就是对这一段的概括。从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意与物象(内意与外意)的统一即“内外含蓄,放入诗格”是意象为中心的诗歌理论的重要原则。所以诗论家们也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能一味追求物象的营造和模仿,要注意它与主体情意的关联,王昌龄《诗格》说“皆须身在意中。若诗中无身,即诗从何有。若不书身心,何以为诗。是故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五代徐夤的《雅道机要》说:“凡为诗须搜觅。未得句,先须令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斯为上手矣。不得一向只构物象,属对全无意味。凡搜觅之际,宜放意深远,体理玄微。”   意象之“意”作为本体性条件,与声律共同规定着诗歌,在王昌龄《诗格》中的如下文字说得尤为清楚。   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後始有调。用意于古人之上,则天上之境,洞焉可观。古文格高,一句见意,则“股肱良哉”是也。其次两句见意,则“关关雎鸠”是也。其次古诗,四句见意,则“青青陵上柏,磊磊漳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是也。又刘公干诗云:“青青陵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此诗从首至尾,唯论一事,以此不如古人也。”   所谓“意是格,声是律”“格律全,然后始有调”与《金针诗格》中的“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