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四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四种检测法在淋病奈瑟球菌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00例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以下四种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染色法、培养鉴定法、聚合酶连反应法及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对标本进行检测,以培养鉴定法作为对照组,对比四组检测方法对淋球菌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检测淋球菌的符合度情况。结果:培养鉴定法与斑点金免疫渗滤法阳性检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χ2=289,P005);培养鉴定法分别与直接涂片染色法、聚合酶连反应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χ2=435,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微生物进行诊断时建议选择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以保证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
【关键词】淋球奈瑟球菌法;直接图片染色法;培养鉴定法;聚合酶链反应法;斑点金免疫渗滤法
【中图分类号】R7592【文献标志码】A
淋病作为目前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每年新增的淋病病例可高达6000万[1]。由于淋病主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在发病过程中可诱发附睾炎、盆腔炎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因此,对于淋病奈瑟球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实验室中对淋病奈瑟球菌的检测方法较多,包括直接涂片染色法、培养鉴定法、聚合酶连反应法及斑点金免疫渗滤法[2]。本文现针对上述四种检测方法在淋病奈瑟球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来院检查的400例疑似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尿液及分泌物检查,其中男198例,女202例,年龄在30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25)岁,病程在1至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1±06)个月。
12标本采集
由门诊医师对该组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其中对于男性患者标本的采集方法为:将一次性拭子插入到男性患者尿道内的2至3cm处对分泌物进行采集。对于女性患者标本的采集方法为:将一次性拭子插入到宫颈口05cm至1cm处进行采集,将上述所采集到的分泌物分别置于4支无菌管中,将其放置在35℃的环境中予以保存后及时送检。
13主要仪器与设备
淋球菌培养基购自天津市金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氧化酶试剂、APINH生化鉴定纸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快速革兰染色液由珠海备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斑点金免疫渗滤所用的试剂购买自蓝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检测方法
直接涂片染色法:将采集到的分泌物立即进行涂片出后直至风干,对其采用革兰染色法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于胃镜下可见涂片染色呈粉红色或红色,形状呈半圆形对称排列或肾形对称作为淋病奈瑟球菌阳性。
培养鉴定法:在进行培养前对所使用的培养基于35℃环境中予以保温,将采集到的分泌物直接连续划线接种于TM淋球菌专业培养基上,后将其放置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内连续培养1~2d。
聚合酶连反应法及斑点金免疫渗滤法严格按照各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5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种淋病奈瑟球菌检测方法对疑似淋病奈瑟球菌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对比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为2175%,直接涂片染色法阳性检出率为1700%,斑点金免疫渗滤法阳性检出率为2100%,聚合酶链反应法阳性检出率为2500%,培养鉴定法与斑点金免疫渗滤法阳性检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χ2=289,P005);培养鉴定法分别与直接涂片染色法、聚合酶连反应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χ2=435,P005;χ2=457,P005)。见表1。
22四种检测方法对淋病奈瑟球菌的符合度对比
培养鉴定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阳性例数87例,其中直接涂片染色法检测为阴性22例(5500%),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为阴性7例(175%),聚合酶连反应法检测为阴性2例(500%)。另外,直接涂片染色法检测出阳性3例(075%)与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出阳性4例(100%),在行培养鉴定法检测时为阴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出阳性15例(3750%)而培养鉴定法检测为阴性。培养鉴定法与聚合酶连法在检测淋球菌方面存在一致性(K=0890,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淋病奈瑟球菌的方法种类较多,本次研究选取了其中四种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染色法、培养鉴定法、聚合酶连反应法及斑点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病人入院护理评估表1.doc VIP
- 具有抗菌性能的中熵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 VIP
- 探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ocx VIP
- 科技英语的特征.pptx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银川乐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动因及对策研究----以蛋糕为例 经管类毕业论文.docx VIP
- 2023年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全套资料.docx VIP
-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4)精华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