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舞蹈服饰对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影响.docVIP

唐代舞蹈服饰对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舞蹈服饰对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影响

唐代舞蹈服饰对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影响    [摘要] 对于中国人来说,飞天有着特殊的含义:她寓意着吉祥如意,是美好的化身。唐代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代,飞天绘画艺术达到了顶峰。同时,唐代也是舞蹈艺术的巅峰期。本文分析了唐代的飞天形象,在经历了若干年代的发展,飞天形象的逐渐中国化以及在形象上唐代舞蹈服饰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 舞蹈服饰 敦煌 飞天      飞天最早起源于印度,在中国有着很深的影响。她在佛教造型艺术中逐步兴起,几乎遍布我国各个朝代、各个地方的石窟寺庙中,受到了从古至今人们的追捧和喜爱。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曾说:“敦煌飞天,以歌舞伎为蓝本。歌舞化是敦煌飞天完全中国化的标志之一。飞天挥舞的彩带,飞天飘拽的长裙,飞天散花的手势,飞天跳跃的姿态,都是古代舞蹈演员舞姿的再现。”唐代是我国敦煌飞天艺术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舞蹈艺术的兴旺期。唐代舞蹈艺术既有传统的中原舞蹈,又有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甚至还有异域的舞蹈。各种舞蹈不同的服饰和姿态动作对于飞天的形象特征都有着直接的关系。造型、色彩和质料是服饰文化研究的三大要素。研究舞蹈服饰对飞天形象的影响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造型因素的影响   1.妆容   唐代舞女进行表演之前都会经过认真的化妆,面部涂脂抹粉,以洁白为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乐天柘枝》中曾描述到“玉面添娇舞态奢”,就是描述舞女在柘枝舞表演时的脸部白嫩状态。如莫高窟112窟中的伎乐图,画中飞天的皮肤白如凝脂。中唐以后,舞伎中流行把眉毛画得很浓,徐凝在《宫中曲二首》中写到:“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有的舞伎还在两眉之间画着美丽的花钿图案。   2.发型   发型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妇女很重视发型,富有创新性,特色鲜明。比较常见的有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鬟等发型。唐代舞女的发式与其它时期相比,更突出多变、新奇的创新性。其中,花髻是一种将鲜花插于发髻上作为装饰的束发方式,唐代人认为牡丹是花中之王,所以妇女常插牡丹花于发髻上,象征着富贵和妖娆。周?的画作《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就束有这种发饰。诗仙李白《宫中行乐词》曾有“山花插宝髻”的诗句,描述的就是花髻。莫高窟中飞天形象的发型很多来源于唐代妇女的发型。   3.服装   在唐代的飞天中,穿着暴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在唐代妇女中间,已经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即领口开得很低,在歌舞伎间流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也很多。在永泰公主墓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着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薛能《柘枝词》云:“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描述的就是舞伎的舞蹈。   据考证,在唐代有一种叫做稠舞的舞蹈十分盛行,唐诗中也有很多描写绸舞的优美和飘逸的。尤其是在杨贵妃的名作“霓裳羽衣舞”之后,丝绸的轻盈飘逸,长长的飘带随风而舞,优美的舞姿被当时的画师们欣赏,进而揉进他们在飞天形象的创作中。在敦煌壁画的飞天中常常会出现一条丝带状的飘带,也常叫做披巾或者披帛。飞天所用的披帛往经过夸张,往往很长,且造型灵动多变。中国的飞天借助于披帛随风飘舞,有着轻盈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控制着构图的平衡。披帛不仅延伸了人体的线条,使身体的表现空间得到充分的夸张和解放。例如,初唐321窟壁画中飞天体态轻盈飘逸,婀娜多姿,栩栩如生,富有韵律感。长长的飘带,随风卷曲翻飞,衬以变幻莫测的流云,十分生动。正如诗人李白的诗句:“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中赞美仙女的描写。   4.配饰   在敦煌的飞天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持乐器飞舞的,乐器是飞天最重要的配饰,也叫做“飞天伎乐”或者“伎乐飞天”,飞天的演奏形态其实就是乐伎演奏乐器时的状态,区别是在佛国世界里乐器是不弹自鸣的。唐代变文为伎乐飞天配上了赞美之词:“无限乾闼婆,挣念乐器行。琵琶弦上急,羯鼓杖头忙。并吹箫兼笛,齐奏笙与簧。”描绘了飞天所处的欢乐气氛。中唐112窟壁画中反弹琵琶的飞天,造型优美,形象如同现实的舞伎模样。   二、色彩因素的影响   唐代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服饰色彩文化,色彩形式艳丽明快,特色鲜明奔放。从唐代的壁画、人物画中不难看出,女装的层次繁复,花纹争奇斗艳,色彩绚丽烂漫。对襟、套头、翻领、无领,薄纱搭肩,彩锦翔凤游鳞章彩绮丽,刺绣等无处不体现出雍容华贵,柔美大度,以纯色对比为主,将对比或互补的纯色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强烈对比的目的,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艳丽的基本色调。由此可以推断出,作为舞蹈服饰,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服饰的颜色较生活服饰将更亮丽夺目。如盛唐莫高窟39窟中的飞天,披帛的一面是艳丽的红色,反面就是互补色绿色,青绿色和朱砂的对比使用,使画面显得鲜艳华丽,是盛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