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文化教育探析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进行礼仪文化教育探析
摘 要: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秘书学、教育学等许多专业都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的同时,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从《古代汉语》中的材料入手,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对促进学科建设、学科文化底蕴的形成及大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代汉语教学 礼仪文化 教育方法
我国“礼仪”文化历史久远,“礼仪”这个概念早在遥远的夏商周时代就出现了。《诗经》中“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1]的发问,更是传诵至今。自古以来礼仪不仅规范着人类的道德和行为,而且是我们文明程度的标识,正如《礼记?曲礼上》中所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2]6人与禽兽的区别不在乎能不能说话,而在于知不知“礼”。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对于个人修养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风气的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学校文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古汉语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甚至觉得这门课并没有实际价值。其实,“学生阅读古书的障碍并不完全是由于古今语言的隔膜”[3],很多时候是因为对于古人生活的情况不了解,比如对古代的风俗、礼仪、避讳等方面知之甚少,从而导致理解上的偏离甚至误解。
因此,在《古代汉语》课程中,向学生介绍古代礼仪常识,并将礼仪教育融入教学,不仅会拉近学生与古汉语的距离感,而且有利于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尤其是教材文选部分选取的经典史学作品、文学作品及诸子百家哲学作品,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这些文化与古代汉语教学融会贯通,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来讲,这是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非常有效途径。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举隅
(一)穿戴有规矩。
《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4]214什么意思呢?让学生直译:“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就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那么如何理解?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里显然是在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夷”是指当时某些北方民族,他们的习俗是“被发左衽”,这与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也就是“右衽”的华夏风习是不一样的。仅仅一个前襟的掩向就能彰显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文明程度,可见古人对于服饰礼仪的重视。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古人服饰方面的要求作了很好的总结。他讲到对于穿戴要做到“三紧”,即“头紧”,帽带要系紧,帽子要戴端正;“腰紧”,腰带要系紧,不能松松垮垮;“脚紧”,鞋带要紧,不能拖拖拉拉。也就是说,从头到脚都要扎紧,穿戴端正了,才符合礼仪规范,为什么这样呢?其实不难理解,穿戴是否整齐、端庄其实反映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即从人的穿衣态度映射出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
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服饰多种多样,讲究个性化,但是整洁、庄重、大方、得体仍然是最基本的要求。2013年初,导演徐峥因为其执导的影片《泰?濉范?受到泰国总理的接见,与女总理端庄的套装裙相反的是,徐峥卷着袖筒,身着休闲裤。徐峥因此被国人指责缺乏了基本的礼仪,备受批评。在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学生穿着拖鞋,或者短、露、透的服装出入教学场所,这都是非常不妥当的,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二)行动有讲究。
“行”,东汉刘熙的《释名》中说:“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变也,有急变奔赴之也。”根据这个解释,也就是说慢慢走叫“步”,就是我们所说的“踱步”、“闲庭信步”。而比“步”要快的是“趋”,“趋”是一种小跑,是步幅小而频率比较高的快速行走。在古代“趋”,表示一种恭敬。
文选《滕王阁序》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大家从高中起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是引用的《论语?季世》里的典故: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5]259
孔鲤看见他的父亲孔子在庭院里面站着,于是低着头“趋”。可见这“趋”是晚辈对长辈必不可少的恭敬。在尊者面前要趋,在君王的面前,趋更是不可小觑。文选《触龙说赵太后》:“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详细解读.pdf
- THKA多回路智能工业调节器.PDF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NDS世界树迷宫流程攻略及基础知识.pdf VIP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12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及配套120万ta洗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VIP
- 苏州石刻《天文图》文字.pdf
- 中国气悬浮离心压缩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米家米家智能蒸发式冷风扇使用说明书.pdf
- 薄层砌筑和薄层抹灰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