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湛江市逐日低温预报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湛江市逐日低温预报
摘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技术综合了数理统计、神经计算和符号逻辑等人工智能理论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动力学系统,它以抽象的人脑构造基本单位组成,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目前该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模型研究领域。利用三层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对湛江市逐日低温(Tmin)进行预报,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低温事件研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利用湛江市常规气象资料,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反向传播算法―Traincgf,建立湛江市的逐日低温预报模型。与此同时,利用相关统计参数对比分析了传统多元线性回归(MLR: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模型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BP-ANN模型的预测效果要远远优于MLR模型。总的来说,BP-ANN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湛江市的逐日最低气温,并为该市逐日低温估算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逐日最低气温;湛江市区
1引言
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1],1880-2012年全球增暖0.85 ℃,过去30年是近1400年最暖的30年。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高度频发[2],例如,高温热浪、台风、暴雨、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关极端天气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分析站点或区域极端天气事件的定义与多尺度特征分析[3-4];二是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等年代际的变化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5-6];三是研究极端天气事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7-8]。
本文主要研究湛江市区的逐日最低气温(Tmin),Tmin与众多的?庀笠?素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的耦合关系,而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作为一种非线性统计性数据建模工具,为非线性复杂系统过程的模拟和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众多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反向传播(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较为成熟并应用最为广泛地的非线型函数逼近模型。目前,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水文、气象、地质和航空等领域研究[9-10]。本文尝试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湛江市逐日的最低气温进行预报,旨在为该地区逐日低温的估算提供一种精准可靠的方法。
2资料和方法
2.1研究区域
广东省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109?31’E-110 ?55’E,20 ?N-21 ?35’N),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该市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性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季长,寒季短,温差不大。气温年平均23.2℃,7月最高,月平均为28.9℃,最高曾达38.1℃;1月最低,月平均为15.5℃,最低达2.8℃。极端低温事件对该市的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2 研究数据
本文对气象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剔除了个别异常数据。气象资料来自于湛江市气象局的观测数据。对于季节的划分,分别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翌年2月)。
2.3 研究方法―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对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由多层神经元结构(图1)组成。本研究在MATLAB R2011b环境下,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工具箱结合1960-199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并利用200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对建立好的BP模型进行精度验证。
图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3 结果分析
3.1湛江市逐日最低温度年际与年代际变化
图2给出的是湛江市区的逐日最低温度(Tmin)的时间序列变化,1959-2009年的逐日平均值为20.71mm,2009年以来,该市的逐日最低气温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50年来的Tmin的变化率为0.014℃/a。
3.2 BP模型与MLR模型对比
利用1960-1999年的本站气压(P0),相对湿度(RH),水汽压(PW) ,风速(WS)与最低气温(Tmin)建立相关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SPSS软件为基础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图2 湛江市区逐日平均最低温度时间序列变化
(1)
表1 BP与MLR模型统计结果
BP其拟合与预测结果分别见表1,其中,F表示拟合(Fitting),P表示预测(Prediction),R2为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