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健深居简出真雅士
法海路如今有些喧闹,拓宽后的马路车来人往。而在我印象中,当年的法海路并不是这样的。在梵音依稀的法海寺旁、在抬头可以轻触于山的法海路幽静深处,住着一位深居简出的著名书法篆刻家,他就是林健。
一个冬日的黄昏,林健先生的弟子周野陪我去拜访先生。
林健先生是我心仪已久的人,他的篆刻书法作品极具个性,可以说将书法与篆刻的神韵最大限度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他的书法作品,还是他的篆刻作品,都不是通过文字内容来说明什么,他更关注的是书法篆刻的视觉效果,关注的是具有流动般音乐效果的画面组合。他的作品拒绝了习惯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视读方式,使观者不由自主地从章法全局的角度去关注点线结体的形状及其组合关系。
从本质上说,林健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所呈现的不是简单的字而是丰富的心灵,是对书法篆刻艺术和时代文化的理解,这样的书法篆刻作品具有类似于西方绘画中的表现意义。
读林健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很容易让我想起丰子恺先生在《艺术三昧》一文中写下的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各笔各字,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
确实,读林健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你既可以读出一种清健潇洒,又可以读出一种风雅古韵,你可以从中发现林健先生对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刻石、砖陶等文字遗迹,均有深入的研习和独到的体味。
拜访林健先生前几天,我刚刚在福建省美术馆观赏了《尊古厚今――福建当代书画精品展》,展厅中便有林健先生书写的五条屏《临元人祀三公山碑》,我一下子便被其吸引,端详了很久时间。这幅作品极富情态,用关东羚羊毫书写,纵横有力又法度谨严,结体与章法别具自家风范,错落多姿而又能得简净之趣,隽永、灵动,古风盎然。这与其对传统的尊重和追随精神是一致的。
与林健先生聊天感觉很亲切,这种亲切是我先前从未体验过的――我们完全用福州话漫谈。我发现林健先生对福州话的驾驭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许多生僻典故、市井俚语,才思敏捷的他都能信手拈来。
真正触及人内心的作品,其作者往往具备将独特的情绪、气息恰到好处地呈现在方寸之间的能力。
写林健,不得不提及他的两位“先生”:――艺坛耆宿沈觐寿和陈子奋。
沈觐寿先生是福州当代极具代表性的大书法家,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影响。他一生精研颜、褚两家书法,九岁习颜,四十岁习褚,一生耽于其间,成就斐然。
提及沈觐寿先生,我的内心常怀一种温暖的感动。
大约2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懵懵懂懂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出于对沈觐寿先生的景仰,冒冒失失地写信向他求一幅字。让我意想不到的惊喜竟然一个星期后便发生了――沈先生用一个大信封装着一副他精心撰写的对联从福州寄到了北京,那是沈觐寿先生78岁时的作品。“得三昧画理自神,合六法气韵为用”,如今这幅发黄发脆的对联就悬挂在我的书房。
这里的“三昧”与“六法”,饱含了沈觐寿先生沉潜书海数十年对艺术的理解。
什么是“三昧”?“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便是艺术的三昧之境。而“六法”则出自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首推气韵生动,所以沈先生说:合六法气韵为用。而在我看来,其实用什么来解释艺术的三昧之境、六法之用都是可以的,只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艺术。
林健先生告诉我,他的父亲与沈觐寿先生是好友,他10岁起便开始随沈先生学习书法,专攻颜体。林健小时候就读于福州极具文化气息的三坊七巷之一的宫巷的东宫小学,沈觐寿先生是该校的董事,学校里有很多沈觐寿的字,他常常看得入迷。后来一直跟沈觐寿先生学习书法,直到18岁时,沈先生带着林健到西湖的宛在堂去见陈子奋。
陈子奋诗书画印俱精,尤以白描享誉海内外。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艺术大师徐悲鸿参加福建第一届美术展览,就对陈子奋作品颇为赏识,曾特地登门拜访,并为陈子奋素描一幅画像。陈子奋也连夜为徐悲鸿治印数方。临别时,徐悲鸿赠《九方皋图》给陈子奋,题跋诸多赞许。此后,在两人22年的交往中,陈子奋为徐悲鸿刻印80多方,徐悲鸿复信24通。陈子奋除了白描极具金石韵味外,他的篆刻从古玺金文入手,融合浙、皖两派风格,雄迈遒劲,既重形式又不苟形式,形成古朴典雅、极富韵味的独特印风。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福州西湖宛在堂设立了“陈子奋画室”。
林健先生回忆道:陈子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8-1 原肠作用.ppt VIP
- 【中考真题】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大学辅导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入箱定位及导向机构.pdf VIP
- 边立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VIP
- 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内河码头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领导德性量表的编制.docx VIP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图文并茂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