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聚雅量,抒写人生
谢金龙
广东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名书法艺术家,建筑工程师。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等职,易经风水专家。曾于同济大学、台湾丛林佛学院、北京大学进修。台湾星云大师入室弟子,法号“善藏”,其广结善缘、笃信好学,长时间专研国学,取精用弘,对儒、释、道、易经五行、中医等文化领域皆有研修。在其专业领域曾荣获“首届中华国学建筑环境高级策划师”。
谢金龙少年时期开始痴迷书法,多年来笔耕不辍、潜心修炼,将书法与易学、音律及宗教文化等融合一起,勇于创新,取得卓著成绩,业界认为其书法下笔如有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界奇才,自成一体,乃“谢氏书法”。其多幅书法作品于《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北京文学》《中国文学》《中国铁路文艺》《文学月刊》《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宝安日报》等报刊发表。并荣登《文化月刊》数期封面人物。其书法作品被众多机构、商会、协会、企业单位采纳用于渲染文化氛围,被诸多海内外书画收藏家珍藏。
屏息静坐,微微阖首,指尖与七弦共舞:弹拨时,清音低沉辽远;揉捻间,余韵悠远绵长,天、地、人归于一体,一种沁入心脾的古意静谧油然而生,如早春朝阳中拂来淡淡的馨香,久久萦绕,久久不去。琴是古琴,谢金龙先生一曲《阳关三叠》,让人深深感受到那种沁入灵魂的恬静,体味那种高古、甚至有些幽怨的友人离别之情。曲罢,谢金龙先生即兴提笔泼墨,写下“上善若水”四个巨幅大字。
谢先生的“上善若水”,四字奔腾而至,俨然是历经数千年的远古呼啸而来的“神水”,恣意回转穿过无数崇山峻岭,浩浩汤汤的奔流直泻而去。谢先生笔下的水活了,他写出了水的力量、水的豪气大气、水的韧性。
在首届华人华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谢先生书写了巨幅的“上善若水”“和衷共济” 赠送给比利时两个市政府。在国内众多的文博会、书画展中,“上善若水”是谢先生众多书法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参展作品。可见谢先生对“上善若水”这四字的推崇和深刻领悟。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 《道德经》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为何几近于“道”,老子为孔丘进一步阐释:“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水顺流趋低,无争、不择处地,以其低姿态――安于卑下,不逆流犯上;泰然处之――素心施爱为仁;畅流无阻――坚守自己,诚然守信;清流见底――不媚世俗,不落泥淖之污;川流不息――一如既往的向前,不舍昼夜。水所蕴涵的诸多德行,作为“善”的参照是再妥帖不过了,因而《道德经》中有结语:“上善若水”。
古人已去,“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天下大同思想已然离逝。而当下情势,能正君子仁人之冠冕,袖手旁立,不怀叵测祸害之心已经算是为善之人了;见无端罹难者悲悯落泪、见乞食者施之、羸弱者解囊,算是尽善、为善了;只有具有至纯至净,一清见底的心魄,有包容一切的气量和胸襟,淡然处之、与世无争。他从善发自肺腑,如涓涓细流,静静的来、默默的去,如此之人才能是至善。
多次书写“上善若水”的谢金龙先生是素有雅量之人。首先他心静。居室南面有河水流过,远处山影婆娑,林木郁郁葱葱。谢先生时常邀投缘的宾朋面南而坐,功夫茶慢慢的泡,静静的喝,谈论时事世事之余,或挥毫精心创作,或随意抚琴、即兴弹奏古筝。无论书法、古曲,朋友围站身旁,品评欣赏,心领神会之处,怡然自得的那种惬意让人处之恬然,安然自若。谢先生坦言,人生诸多不如意又如何,最怕心高气躁、趋势逐利,最怕心无根,能将心沉下来、静下来,才能聚气,焕发精神。
其次他能容。已过天命之年的谢先生常说:“容是种心态,更是种风格。英雄才俊自古有,但凡过我者,我自学习之,我向他看齐。倘若是书法,无论颜体柳书,篆楷隶草,只要是心力的体现,大体符合普世的美学大流,我们都应该静心品读,品读其书写时的心野和感悟。一生忠烈的颜真卿其书法刚劲雄浑、大气磅礴的,其楷书雄伟端庄、行书以劲道著称,成为一代大家。觉得颜体书法过于凝重暮气的人可以说不了解颜真卿所处的时代,也永远不知道颜真卿的爱国抱负。在书法的起初学习过程中,后期的书法创作过程中,首先能敞开心扉去吸纳,汲取别人的长处,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大家经常提及的空杯心态。只有毫无芥蒂,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空着心――不用大棒子打击人,不用有色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