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北京中西医.DOCVIP

新进展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北京中西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进展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北京中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理论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学 授课题目 咳嗽、喘证 授课 教师 姓名 李宗信 学生班级 2004级七年制 学 时 2学时 日期 2007.10.8 职称 主任医师 教 授 教学目的及重点: 目的:1.掌握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2.熟悉燥热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肝火犯肺、阴虚咳嗽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3.掌握风寒袭肺喘证、肾虚喘证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4.熟悉风热犯肺、痰浊阻肺、气郁伤肺及肺虚喘证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重点:1.咳嗽的辨证要点。 2.喘证的病因病机。 难点分析及对策: 1.难点:咳嗽的辨证分型及各型的主要特征。 对策:抓住咳嗽的辨证要点,分清外感内伤,虚实,寒热,脏腑定位,以及各型主要症状特点。 2.难点:实喘与虚喘之间的鉴别要点。 对策:抓住喘证的辨证要点,通过对病因病机和临床病例反复讲解,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辨证论治的分型依据。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班级授课,以教科书为蓝本,重新组织教案,结合临床实践,启发式教学。 手段:1.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生动活泼。 2.适当结合板书,画龙点睛。 3.适时结合临床,学用结合。 4.注意结合基础知识,新旧结合,加深学生对中医知识的印象。 5.注重教学互动,适时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学科新进展及参考资料: 新进展:1. HYPERLINK /Abstract.aspx?A=szgygy20060712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 2.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的新进展。 参考资料:1.王北婴主编.中药新药研制与申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3.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贺志光主编.中医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授课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手段 咳嗽、喘证 共90分钟 一、咳嗽(45min) (一)概述(3min) (二)历史沿革(3min) (三)病因病机(4.5min) 1.病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2.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3.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四)辨证论治(30min) 1.辨证要点: 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咳嗽: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燥热咳嗽:干咳少痰,咯痰不爽,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痰湿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滑。 痰热咳嗽:咳嗽气粗,痰多稠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火犯肺:咳呛阵作,咳时胸痛,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阴虚咳嗽:咳久痰少,痰粘或夹血丝,舌红,少苔,脉细数。 2.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多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寒、热、燥论治。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 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六)小结(4.5min) ‘ 与西医慢性支气管炎相对比 与病因学说中风、寒、湿、燥、痰、火等的性质和特点相结合进行阐述 结合临床病例阐述治疗原则及灵活应用 二、喘证(45min) (一)概述(3min) (二)历史沿革(3min) (三)病因病机(4.5min) 1.病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内伤——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 2.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3.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四)辨证论治(30min) 1.辨证要点: 风寒袭肺:喘急胸闷,痰多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稠,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痰浊阻肺:痰多易咯,胸中窒闷,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肺虚喘证:喘息短促无力,自汗心悸,面色光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肾虚喘证: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2.治疗原则 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 (六)小结(4.5min) 联系咳嗽的辨证要点进行比较记忆 结合临床病例阐述治疗原则 思考题: 1.简述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2.简述风寒袭肺、肾虚喘证的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剂。 集体备课或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