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健 大时代与小确幸
因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李健通过《我是歌手》重新诠释了歌声之美、音乐之美。他始终坚持创作自己认可的音乐,以深厚的人文素养臻于完美地达到了“人歌合一”的境界。他的走红被视作2015年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这背后意味着知性消费群体在中国的壮大以及这一群体所带来的审美多元化。
干净才最可贵
这是2015年初的一天,李健先生刚刚录完最新一期《我是歌手3》。已是深夜,他跟经纪团队和乐手一行人刚走出湖南广电的大门,一下子被一大群歌迷给围住了。所有人都猝不及防。身高一米八、体重超过90公斤的男助理护着李健往车上走,好几十号人哗啦啦冲过来,这个壮汉被硬生生挤了出去,跌坐在旁边的一个垃圾桶里。
“原来李健走到哪儿吧,他没达到这种说歌迷疯了一样。”跟李健合作近10年的音乐制作人刘卓对《人物》记者说,就在那天,周围的人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李健这回是真的“火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歌手》已经成为试探和引导中国城市观众音乐趣味的风向标。在前两季中,这档由出道歌手参加的歌唱真人秀将许多原本名不见经传,或是已经退出一线的歌手推上了新的事业高点。第一季比赛,1990年代出道的黄绮珊和林志炫重回娱乐圈的中心;第二季比赛,此前影响力仅限在香港地区的新生代女歌手邓紫棋狂飙突进,节目结束后,她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量从150万迅速上涨到1000万。有评论总结了这几位歌手的共同特点:嗓音高且亮,音域辽阔,擅长演绎以高音为主的“大歌”,都是典型的“舞台型”演唱者。
作为歌手的李健并不符合这些标准,至今为止,他也不认为自己的音乐适合这档节目。“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大众歌手。包括《传奇》那个时候,《传奇》也敌不过《凤凰传奇》,这很正常的。你想凤凰传奇是非常直接的,唱得非常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声音嘹亮(的审美),是可以放声歌唱的。”李健告诉《人物》记者,而他的音乐是安静的,稳定的,旋律和歌词都不算朗朗上口,演唱需要极强的控制力,难以让听众产生参与感。第一季《我是歌手》筹备期间,总导演洪涛曾邀请李健加入,他拒绝了,转而推荐了老朋友黄绮珊。身在娱乐圈15年,李健了解中国受众的口味,也清楚游戏规则。
但是在2015年《我是歌手3》的舞台上,李健受追捧程度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没想到,所有人都没想到。”李健的朋友、他最新专辑的制作人赵兆记得节目开始前曾接到李健经纪人的电话,请他帮忙劝劝李健接受邀请。赵兆当时的态度有点模棱两可,“我觉得如果他去,肯定对他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很快地被刷下来,也不是什么好事。”《我是歌手3》第四场,李健以补位歌手的身份亮相,赵兆开始正儿八经地看这个节目,接下来的比赛中,他眼睁睁看着李健一期期成为该季人气最高的歌手。媒体一改根据上两季同类型歌手的表现所做出的悲观推断,将李健称作“火锅当中的一碟清粥小菜”,评价他“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胃口”。
热度没有随着节目的结束而消退,人们对李健的关注超出了音乐本身:英俊的外貌,清华理工科出身,知识分子式的冷幽默,强调品质的生活态度……李健曾在《人民日报》上公开了一部分自己的书单,很快,歌迷们就把其中好几本买断了货。有评论将李健的走红看作2015年的一个文化现象,认为这背后意味着知性消费群体在中国的壮大。
《三联生活周刊》的前任主编朱伟将喜欢李健的人概括为“文青”、“小资”、“受过良好教育且感情细腻的群体”。起初,朱伟因为对古典音乐的喜爱与李健成为好友,然后,他发现自己的几乎所有同事都非常喜欢李健的音乐,“喜欢李健,可能是因为他超越了流行歌手这个符号,可能是因为他把古典音乐中的抒情氛围移植进了流行音乐。”在接受《人物》采访后,朱伟有感而发在微博上写了一篇《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李健》的小文章,他将李健安静的抒情气质比作舒伯特的歌曲,“舒伯特的歌曲就是清纯而没被世俗玷污的,而当今时代,不脏就不易,更不用说干净了,所以干净才最可贵。”这几年,朱伟明显感到一个群体在不断壮大,“就是他们开始来追求饱满的、多元化的生活……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挺大的一个进步吧。因为原来中国的……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就是‘单向度的人’,机器化的生产出来的人太多了。”
李健显得非常冷静,这位电子工程系的毕业生如同拆解一部机器般对自己走红的原因条分缕析,“这次我的成功也不仅仅是音乐的成功,它是综合的一个受欢迎,包括所有你的形象、你的背景、你说话的方式。这证明了人们接受歌手不仅仅是从一个歌声,他可能会从一个综合指数来接受一个歌手。这是一个审美的进步,人们接受音乐的标准不是单一的了,不是体育化的。”
当听说连小学生都在听自己的歌时,他流露出一种近乎可爱的困惑,“我不觉得他们能听懂我。老师们觉得我是个榜样可能。”他顿了下,抬起手挠了挠头。
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