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AC 3D软件某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docVIP

基于FLAC 3D软件某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FLAC 3D软件某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FLAC 3D软件某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阐述了该不稳定斜坡的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现场勘察和室内实验数据,定量计算该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并对其稳定性做出评价。用FLAC 3D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直观的了解变形的区域和滑动面的位置。   关键词:不稳定斜坡;FLAC3D;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4-0000-02   A Stability Analysis of Unstable Slopes based on   FLAC 3D Software   Zhang Hongyang,Peng Sheqin   (Environmental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xplain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conditio about an unstable slope.Give a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unstable slopes on the basis of the site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data.For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regions and slip plane of position,there i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the stability by FLAC 3D.   Keywords:Unstable slope;FLAC3D;Stability analysis   一、概况   不稳定斜坡位于青川县中南部,斜坡所在山体最高峰约1400m,山脊、沟谷相间发育,坡面走向约N70°E,倾向约N25°W,位于高程1310-1325m之间,平面上呈横长型,斜坡整体平均坡度约为25°,局部地段较陡,约为35°。受“5.12”地震影响,斜坡岩土被松动,后缘出现横向及弧形裂缝。如果该部分坡体失稳,将危及不稳定斜坡下方居民13户80人,房屋14间左右,供电线路200余m,潜在经济损失约600余万元。[1]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不稳定斜坡平面上总体呈横长状,南高北低,坡面凹凸不平。坡体前缘高程约1307m,后缘高程1322m,高差约15m,斜坡坡度10°-25°。纵长约25m,横向宽约60m,坡面面积约1500m2,平均厚度1-5m,体积5000m3。   不稳定斜坡处于坡顶高程约为1400m、走向为NE-SW向山脊之NW侧,坡面走向约N70°E,倾向约N25°W,位于高程1310-325m之间,平面上呈横长型,横向上坡面较为顺直,其W侧为一略向NW侧凸出基岩山脊,顺坡向下斜坡坡面可见多级台坎,为当地居民耕种农田修筑而成,前缘向临空方向凸出,高程1310m以下,由于居民建房切坡形成多级高约3-m临空面,斜坡整体平均坡度约为25°,局部地段较陡,约为35°。不稳定斜坡体纵长约25m,横向宽约60m,坡面面积约1500m2,平均厚度1-5m,体积5000m3(如图2-1)。   (二)不稳定斜坡的物质组成及结构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坑槽探揭露,不稳定斜坡体主要由耕植土与残坡积碎石土组成,主要物质成分为含碎石粉质粘土,不稳定斜坡由上至下物质组成主要为:   耕植土(Q4pd):灰褐色-灰黑色,为粘土夹碎石,较松散,稍湿,夹有机物质及植物根系,碎石含量约10%,母岩以千枚岩为主,棱角状,粒径1-2cm,层厚约0.1m。   坡积碎石土(Q4dl):土黄色、灰黄色,碎石土,顶部(0-3m)较为松散,随深度增加密实度逐渐转好,夹有植物根系,碎石成分主要为千枚岩,碎石含量约50-60%,其中碎石呈棱角状,粒径以0.3-2cm为主,高程1310m以下坡体内局部块石,块石直径最大可达25cm左右,棱角状,岩性为青灰色灰岩,该层厚度约1-4m,高程1310m之下厚度超过5m。   下伏基岩为震旦系上统元吉组钙质绢云母千枚岩夹薄层结晶灰岩,其中千枚岩呈土黄色,层厚约1-5cm不等,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呈全强风化,部分已风化成土,由于当地居民建房切坡所致,高程1310m处基岩埋深均较浅,约1-1.5m。   (三)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动面(带)特征   据坑槽探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