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发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发微   摘要:   《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算不上杜诗中的杰作,但是通过比较朝鲜人李敬舆模仿此诗而作的次韵诗,仍然可从中清晰地看到杜诗的与众不同。首先,杜甫在诗歌中采用细致的写实手法去述说史实,并将各个事件紧密衔接,所以读他的诗,头脑里总能浮现出一幕幕画卷。其次,杜甫对感情的抒发,不是火山式的喷发,而是曲折婉转般的回旋,所以读他的诗,总让人感到情意深沉且回味绵长。再次,杜甫爱用典且善用典,他不仅通过改用与反用古人故事的方法来活用典故,还将典故与句子完美契合,做到用典而不留痕迹,所以读他的诗,总能兴趣盎然而不被字词所绊。朝鲜人李敬舆虽也极力模仿《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由于仅仅停留在样式布局的表层上,没能领悟杜诗之精髓,故其模仿的结果是形似而神异。   关键词:杜甫;李敬舆;《赠司空王公思礼》;次韵;杜诗;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   关于“杜诗”的地位问题,唐代文人们的看法大都褒贬不一,但是在经历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一批北宋代表性诗人的提倡之后,“杜诗”的典范地位得以确立,其价值也被广泛认同,对“杜诗”的注释之风也随之兴起。此外,“杜诗”的典范地位并不局限于中国,在一水之隔的朝鲜,其文坛虽说也经历过学宋、学唐,兼取唐宋的风气变化,但是在尊儒排佛的朝鲜社会,杜甫的诗集被大量翻刻与新撰,在这一过程中读杜、学杜与拟杜之风开始盛行,因此,“杜诗”也是朝鲜文学史上的典范[1]。本文涉及的朝鲜文人李敬舆受杜甫《八哀诗》首篇《赠司空王公思礼》的影响而创作的次韵诗,无疑就是这种典范的体现。   杜甫曾在《八哀诗》并序中说:“伤时盗贼未息,兴其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后存殁,遂不诠次焉。”可见《八哀诗》实是杜甫因“伤时”而“叹旧”,进而再到“怀贤”的“心折”结果。因为此诗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经历与兴起沉浮,其中涉及的国家情怀、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等社会现实问题,极易让人们产生共鸣[3],所以一旦相同的情景再次出现,《八哀诗》就自然会被人们在诗歌中提及,如朝鲜前期文人崔演在《柳判事挽》中说:“年来亲旧凋零尽,白首那堪赋八哀”[4]。可是当这种感情不能再通过一个简单的名词来表达时,人们索性会再仿写或者次韵一首,朝鲜文人李敬舆的次韵诗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于自己次韵一事,他在序文中说:“思先将军支撑宇宙之义烈,多胤令公嗜义急困之厚恩,谨用杜工部八哀韵,忘拙追赋,以展前后之感。”[5]李敬舆的“次八哀诗”继承了杜甫创作《八哀诗》的精神,不仅字句押韵,而且构造上也力求相似。但是,通过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杜甫与李敬舆在诗歌的具体表现手法上不尽相同,这些不同又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杜诗之所以为杜诗的魅力。因此本文的初衷便是通过比较杜甫《八哀诗》首篇《赠司空王公思礼》一诗与朝鲜人李敬舆的次韵诗,来进一步加深对杜诗特点的认识和把握。   一、如画般的意象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6],的确,在王维诗歌广阔的意境中,总是能感受到一幅幅画面,而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却能看到由无数画面组成的人生画卷。何以见得? 不妨将杜甫和李敬舆在诗歌中对主人公经历的描写作一比较。   将军为世出,久戢凌云翮。   ?d鹏困泥沙,咫尺风涛隔。   弯弧指天狼,抚剑望寒碛。敛迹行伍间,含智甘退斥。   不好匹夫勇,谁知万人敌。??有胸万甲,何须身八尺。   气凌千尺虹,扬穿百步镝。驰横敬德?,羽没李广石。   宣城镇贼喉,彩增临淮壁。蓄勇日飨士,遇敌期一击。   兵书通妙略,岂待元凯癖。平生裹革志,始与单于敌。(李敬舆)   据朝鲜资料记载,金应河,铁原人氏,十四岁丧双亲,年十八暴虎杀之,人号为“将军”。身长八尺,志气磊落,慷慨有大节,善骑射,二十五岁武科及第,授予兵曹宣传官,次年因与上官不和,旋即遭罢归家,后受朴承宗、李廷龟的提拔,又先后出任宣传官、庆源判官,后官拜宣川郡守。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深河战役中,他担任朝鲜军左营将军,奋勇杀敌,至死不降,最后被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击杀于柳树下[7]。 所以,“将军为世出,久戢凌云翮。?d鹏困泥沙,咫尺风涛隔”讲述的应该是金应河早年不太顺利的官场经历;“宣城镇贼喉,彩增临淮壁。蓄勇日飨士,遇敌期一击”说的是金应河在出任宣川郡守后的情况;其他诸句中所描绘的万人不当之勇、百步穿杨之功、熟读兵书之谋,都从不同方面为我们展现了金应河的优点。但是,李敬舆的这些描述,总让人感到无法走进金应河的生活,信息很多,却像一盘散沙,怎么都抓不起来。下面再来看看杜甫是如何描写王思礼的经历的。   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