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昊滢,14年太极,有状态
身高172,体重110多斤,在图书馆前见到杜昊滢,记者有些意外,这个高挑、白皙、笑容温和的大三女生,是2014年第一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之女子陈氏太极拳的冠军。事实上,身为专业运动员,杜昊滢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备战比赛。2014年11月上旬,她的行程表满满当当。1日,她在四川成都都江堰飞龙体育馆,以领先马来西亚选手0.19分的成绩,获得了女子陈氏太极拳A组的冠军;3日,杜昊滢和另外5名中国代表队选手赢得集体项目的冠军;5日下午,她飞回广州,短暂休息后飞到浙江,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比赛;9日,杜昊滢再次蝉联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身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杜昊滢格外珍惜校园时光,她说:“我很怕别人说我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运动员,很怕出了训练队,别人说的话题我都不懂。”
多年练习太极拳,在竞技体育中沉浮,20岁的杜昊滢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淡然、平和,十多年远离家乡父母在外习武,让她自立又坚韧。说起成长中的光荣时刻,曾经的挫败和茫然,杜昊滢弯起嘴角轻轻一笑:“很苦,但是很值得。”
不适应“慢”
狮子座的杜昊滢很有自己的主意,一旦认定目标,勇往直前。她出生于河南省获嘉县,家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武术世家,杜昊滢打小就看着爷爷和徒弟们打拳,耳濡目染地对武术有好感和好奇。2001年,家里人打算让哥哥杜宾到北京接受专门的武术培训,杜昊滢死缠烂打,哭着闹着央求父母让她和哥哥同去,最终父母拗不过倔强的女儿,让她到北京习武。7岁的杜昊滢凭着一腔喜欢选择了武术,她不知道自己会走上一条充满挑战的小道。
2004年,在教练的安排下,10岁的杜昊滢和同伴一起,从北京来到东莞市队训练。正值启蒙时期,杜昊滢以练习长拳为主,在速度力量和柔韧度灵活性上下功夫。这是高强度训练的3年,每天从5点半开始,晚上10点左右结束,三餐就是休息时间。365天,全年无休的训练,教练非常严苛,让杜昊滢和小伙伴们一度感到度日如年。熬过痛苦期,杜昊滢也被训练得有高度的自律能力。她在大学校园里见到同学们深夜还在刷朋友圈,完全停不下来,觉得大家真该好好管管自己。“晚上我到点就睡觉,否则第二天的训练状态绝对很差。”杜昊滢说。回想起那段难熬的日子,杜昊滢没有抱怨,让她开心的是,当年一起苦熬的小伙伴们各自发展都不错。
2008年,教练要求杜昊滢练太极拳。刚接触太极拳,杜昊滢感到乏味得很,比起其他拳法,太极的慢让她很不适应。虽然满心疑惑和排斥,杜昊滢还是老实地反复练习,一遍遍修正和完善肢体动作。一年后,在一次省级比赛中,杜昊滢打败了当时省队教练、有“太极拳王子”之称的王二平的学生,获得了第一名。不久,作为东莞市武术队里的前两名,杜昊滢进入省队。身在光环照耀的省队,身边是常年蝉联全国甚至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的姐姐们,让杜昊滢深感自己就是一小孩儿,什么都没有。
2010年的全国武术传统套路竞赛中,杜昊滢拿到了全国第八的成绩,把省队里的一些师姐们都比下去了,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就有这样的成绩,她“觉得自己特了不起”。第二年参赛,杜昊滢想着,自己正常发挥也能拿个全国第八的成绩。然而,她是最后一名。现实让杜昊滢深深感受到竞技体育的残酷,此后,她对每一次获奖看淡了许多。
随着年龄见长、经历愈丰,杜昊滢慢慢理解了太极拳。太极拳集合了儒道哲学、阴阳辩证理念。开始修习太极拳时,杜昊滢只知道动作的重复循环,压住性子一遍遍地模仿,当她真正走进太极拳就发现了另一个广阔和丰厚的世界。“太极之道不仅仅是一门拳术,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杜昊滢说。现代人在追求个人价值的路上往往急功近利甚至不惜剑走偏锋,多年太极熏染的杜昊滢会要提醒身旁人:“自然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她强调无论心境和环境如何变化,要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状态,调整以配合外在的变化。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过去习太极之人大多讲求内以修身,外以制敌。心智愈渐成熟之余,太极内在理论架构的浸淫,让杜昊滢悟到更多。“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理论架构在支撑。”杜昊滢感叹,真正走进太极,她所知道的、了解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很容易有了朋友
长期接触太极拳,慢慢改变了杜昊滢的性格,太极招式渗透到了杜昊滢的为人处世里。十几年身处在优胜劣汰的竞技体育中,杜昊滢坦言自己曾遭受过冷嘲热讽和打击,也曾被教练当众斥为成不了气候。心里的不平和委屈,杜昊滢通常只在电话里和母亲诉说。“在太极里,是很少有直接对抗的招式,对每一个出击的人,我们都是先接受,把对方的力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加上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推出自己的招式。”
一转眼就到了上大学的年纪,武术队里的伙伴们陆续报考大学。杜昊滢早就明确,自己要朝着高校体育老师方向发展。2011年底,杜昊滢递交了申请材料,预备报考暨大和华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