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壳聚糖Ru23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尿酸检测.docVIP

基于壳聚糖Ru23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尿酸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壳聚糖Ru23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尿酸检测

基于壳聚糖Ru23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尿酸检测   摘要 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Ru(bpy)2+3SiO2复合纳米粒子,采用Nafion/MCNT复合膜技术实现了对复合纳米粒子有效而稳定的固定,从而制备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实现了对尿酸的检测。在0.1 mol/L PBS缓冲溶液(pH 7.4)中,当尿酸与修饰电极作用15 min时,电化学发光强度与尿酸浓度(1.0×10   Symbolm@@ 10~1.0×10   Symbolm@@ 5 mol/L)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ECL=   Symbolm@@ 709.52-202.74lgC,相关系数R=0.9936,检出限为6.0 × 10   Symbolm@@ 12 mol/L。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对1.0 × 10   Symbolm@@ 8 mol/L尿酸平行测定11次,发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测定尿酸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 98.5%~103.5%之间。   [KH*3/4D][HTH]关键词电化学发光; 壳聚糖Ru(bpy)2+3SiO2纳米粒子; 尿酸   [HT][HK][FQ(32,X,DY-W][CD15稿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2KTDZ0202);商洛市科技局计划项目(SK20144)及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14SKYFWK06)资助。   * Email:fanxuemei527@163.com[HT]   1引言   尿酸是核蛋白和核酸的代谢产物,人体内尿酸过量是许多疾病的征兆,如痛风、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等,故人体内尿酸的检测在临床诊断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测定尿酸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摘要 [1,2]、分光光度法摘要 [3,4]、荧光法摘要 [5,6]、化学发光法摘要 [7,8]、电化学法摘要 [9~11]等。   电化学发光因其设备简单、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但是目前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尿酸的方法较少摘要 [12,13]。近年来,通过将发光试剂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得到固相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这样既节约了昂贵的发光试剂,又提高了灵敏度,拓宽了电化学发光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溶胶凝胶膜法和Nafion/MCNT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固定化技术,但是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稳定性较差摘要 [14]。利用二氧化硅微球包埋联吡啶钌,可以改善SiO2溶胶凝胶法固定联吡啶钌传感器的稳定性摘要 [15,16]。壳聚糖分子中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和羟基,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导电能力和生物相容性,是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较优良的材料摘要 [17]。   本研究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得到壳聚糖Ru(bpy)2+3SiO2复合纳米粒子(CRuS NPs),带正电荷的CRuS NPs与带负电荷的Nafion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用于尿酸的免标记检测,结果令人满意。与临床上测定尿酸的方法相比,本方法简单、试剂用样量少、选择性好。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MPIE型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西安瑞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Zennium电化学工作站(德国Zahner公司),UV1600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国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RT5 POWER电磁搅拌机(德国IKA公司),WF300D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海曙五方超声设备有限公司),TDL802B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PTRO 10L实验室超纯水设备(上海品拓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裸玻碳电极或修饰电极,Pt丝为对电极,Ag/AgCl(饱和KCl 溶液)为参比电极。   多壁碳纳米管(MCNT,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7.5%,7~15 nm × 0.5~10 μm.);壳聚糖(MW=60000~120000 g/mol, 乙酰化度≤ 40 mol%)、三联吡啶钌、Nafion 117、正硅酸乙酯、Triton×100、正己醇、环己烷均购于Sigma公司;尿酸(天津市华东试剂厂);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0.5%壳聚糖溶液由1%冰醋酸溶液配制而成。0.01 mol/L Ru(bpy)2+3由0.1 mol/L PBS 溶液(pH 7.4)配制而成。Nafion/MCNT的配制:准确称取0.05 g碳纳米管分散于60 mL 2.2 mol/L HNO3中,超声30 min后,室温放置20 h,然后用超纯水洗至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