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接受民法之变换准用与宪法禁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法接受民法之变换准用与宪法禁区

全 國 律 師 行政法接受民法之變換、 準用與憲法禁區 l a i 姚其聖 * r T 壹、問題提出 日常用語相同之字眼,其所指稱者常常也並不同 一4 。公法上不當得利雖源自民法之不當得利, 由於行政法與民法各有其規範目的之重點,因 行政法如何接受民法之規定,學者間有提 F m 1 此;公法上不當得利益應有迥異於民法不當得 出:「主張以變換原則代替類推適用。」 ;亦D o c 有主張:「若能考慮行政法之特性,而將民法理 利之其獨立之思維與要件。以下論述,先介紹變 . 論轉換為行政法理論最為理想。」2在立法方 換原則之由來,再論述其與準用之關係;並輔以 P d 不當得利請求權人主觀可歸責性,以及善意受 面,則直接以「準用」之規定立法,例如:行政 r 領人受領利益已不存在之返還責任,這兩個問題 程序法第一二七條第二項規定,公法上不當得 a 3 z 利之返還範圍準用民法關於不當得利之規定 。 進行討論,希以實際操作,提出將行政法思維帶 m i 這個由民法不當得利概念而來的公法上不當得 入民法不當得利構成要件中之方法,翻新公法上 w 利,應如何接受民法不當得利之概念,才不會 不當得利之解釋與適用。最後;提出行政法接受 o f 喪失其主體性淪為民法之附庸,致使「公法遁 民法變換與準用之憲法禁區所在。 d 入私法」,造成依法行政原則徒具表象。 C p . u w 參、初探變換原則與其由來 貳、研究範圍與方法 c w 一、科際整合研究觀的提出 從規範目的對法律概念之意義的影響言,特定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