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研究进展
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 大黄素是一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保护多种器官组织以及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缺乏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大黄素的广谱抗肿瘤效应已经得到证实,其在胆囊癌的治疗上是否具有确切疗效尚无可靠的临床试验,其抗胆囊癌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考证。该文就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大黄素; 胆囊癌; 抗肿瘤; 综述
[收稿日期] 2013-12-08
[通信作者] 刘昌,教授,主要从事肝胆肿瘤及肝脏移植研究,E-mail:eyrechang@126.com
[作者简介] 王瑞涛,博士,研究方向为肝胆胰肿瘤的相关研究,E-mail:wruitao2008 @163.com
大黄素(emodin ),又名朱砂莲甲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一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保护多种器官组织以及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胆囊癌占同期肿瘤疾病的0.1%~1.1%,平均0.28%,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平均1.53%,恶性程度高,目前临床上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确诊时往往已经伴随局部或全身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术后缺乏有效的放化疗措施,预后极差,总的5年生存率在0~10%[1-3]。近年来,国内外对大黄素抗肿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抗肺癌、乳腺癌、白血病以及消化道肿瘤和皮肤肿瘤等[4-5]。本文就大黄素抗胆囊癌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大黄素对胆囊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
肿瘤是人体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抑制肿瘤增殖也就成为抗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如果阻滞癌细胞于G0/G1期,就能抑制癌细胞进入合成期,从而对癌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Wang等[6-7]的研究发现,大黄素与铂类药物联合用药可增强铂类药物对胆囊癌SGC996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将SGC996细胞与顺铂(2 mg?L-1)和大黄素(50 μmol?L-1)共孵育,24,48 h的SGC996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至56%,21%,表明大黄素在ROS的作用下通过产生活性氧和下调MRP1,提高了顺铂对胆囊癌SGC-996细胞的敏感度。Li等[8]的研究发现,大黄素通过ROS相关机制抑制ATP结合盒超家族G成员(ABCG2)的功能,不仅降低了Hoechst 染色的SP(Side Population,侧群)细胞的活性,抑制了细胞的克隆,有效地消除了SP细胞的球形构造,而且明显地促进了ABCG2的主动外排泵-阿霉素在细胞内的集聚,其结果表明,无论单独作用还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作用,大黄素对胆囊癌肿瘤干细胞样SP细胞具有靶向抑制作用。
2 大黄素对胆囊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
细胞凋亡的机制很复杂,涉及到多个分子,目前普遍认为有2条主要的凋亡诱导途径[9]: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位于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主要是TNFR家族受体与相应的死亡配体结合,死亡受体胞内段的死亡域募集衔接蛋白并募集Caspase-8和Caspase-10前体,形成死亡诱导信号复合体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凋亡途径:细胞损伤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等促凋亡多肽进入细胞质,细胞色素C与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形成多聚复合体,通过 Apaf-1氨基端的Caspase募集结构域募集胞质中的 Caspase-9前体形成凋亡小体,使其自我剪切活化并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激活下游的Caspase-3和Caspase-7,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此外,还有近年来新发现的凋亡途径,即内质网应激启动的凋亡途径。该通路的关键蛋白为Caspase-12,位于内质网膜,内质网钙离子平衡的改变或蛋白过量积累都会诱导Caspase-12表达,同时也导致细胞质内的Caspase-7转移至内质网表面,Caspase-7激活Caspase-12,后者被激活后,可进一步剪切Caspase-3,从而引发细胞凋亡。而凋亡相关蛋白中的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包括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同源或异二聚体,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相对比值在决定细胞生存或死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凋亡通路的调控尤为重要。
现有研究表明,大黄素的抗肿瘤活性均可激活肿瘤细胞凋亡的上述途径。Wang等[6]的研究发现大黄素与铂类药物联合用药,以活性氧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