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三维度探究
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三维度探究
[摘要]古今中外经验证明,音乐教育具有美育功能、德育功能、心理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智力开发功能等。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国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应当尽快确立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定位于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运行模式,构建中国大学通识音乐教育经费保障、师资保障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内涵特征;复合功能;运行模式
[作者简介]李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政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1-0108-04
一、内涵特征维度
东西方思想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李政道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都特别重视大学生的通识音乐教育。古今中外经验证明,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成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定位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呢?关于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教育界并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我们认为,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现代大学面向大学生开展的,以培育其正面音乐素养与情操的教育活动。其内涵特征如下:
(一)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美学教育。大学美学教育在许多课程和活动中都可以进行,比如,通信专业教学可以渗透通信美学教育;数学专业教学可以渗透数学美学教育;医学专业教学可以渗透医学美学教育;管理学专业教学可以渗透管理美学教育等等。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中的美学教育主要特点是,通过音色、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表现出优美(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雄壮美(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崇高美(如刘炽的《祖国颂》)、欢乐美(如施光南的《祝酒歌》)、思念美(如谷建芬的《思念》)、喜剧美(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等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中美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自身的魅力与活力。
(二)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德育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一方面,通过爱国主义主旋律音乐作品聆听、演唱、分析、鉴赏等体验,给予大学生的是一种正能量的音乐德育教育。爱国主义音乐能够激励、滋润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刘炽的《我的祖国》、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贺绿汀的《我们都是神枪手》以及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演唱的《我爱你中国》等等,像春天里的一场春雨、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像沙漠里的一场甘霖,激荡着、滋养着爱国者的心灵。另一方面,爱国主义音乐家历经坎坷执着的音乐人生,给大学生以做人做事的典范。比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波兰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等等。用积极向上的音乐代替颓废庸俗的音乐,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追求美的情操。通过正能量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将是提升大学生高洁品格、儒雅性情的有益路径。
(三)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美好的音乐比其他教育形式。有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力,改善着、滋润着我们的心情。美好的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阳光雨露,是大学生心理的春风春雨。美妙奇幻的音乐可以调节大学生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节奏,舒缓精神,减轻寂寞感、枯燥与压力感。当大学生心情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歌,一面手舞足蹈,抒发青春的激情;当大学生心情非常郁闷时,听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可以调节情绪。化解烦恼,减轻不快。方兴未艾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正在深入进行,“莫扎特效应”正在验证音乐教育对心理健康的神奇力量。高质量的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将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大学生的生活将随之呈现美仑美奂、情趣盎然的景象。
(四)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一方面。体验优秀音乐作品,有利于启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灵感。比如,从音乐作品中体验到原创性思维、发散性创新思维、联想式思维、扩展式思维、逆向式思维、奇异式思维、综合式思维等等。事实证明,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共同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钱学森成功的原因有多种,他喜欢音乐应当是原因之一。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仅热爱音乐,而且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圆。另一方面,学习感悟优秀音乐家以及音乐作品的产生过程,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理念。我们知道,从一定意义上看。每一部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追求创新的结晶。比如,蜚声中外乐坛、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何占豪、陈钢在大学生时代创作的乐曲;西部歌王王洛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