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参数比移值.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薄层色谱参数比移值

第3节 薄层色谱分离检测技术 二、薄层色谱参数 2.相对比移值 3.分离度 三、仪器与材料 2.载板 3.展开容器 4.显色剂 5.显色装置 6.检视装置 四、操作技术 操作方法 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在研钵中沿同一方向研磨混匀,去除表面的气泡后,置玻璃板上使涂布均匀,或倒入涂布器(见图8-14)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涂层厚度为0.2mm~0.3 mm),取涂好的薄层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活化30分钟,立即置于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备用 。 2.点样 3. 展开 2.鉴别 4.定量方法 第4节 纸色谱分离技术 2.展开剂 三、操作技术 3.展开 4.斑点定位 纸色谱法斑点的定位基本和薄层色谱法相似,但纸色谱法不能使用腐蚀性显色剂,也不能在高温下显色。 运用纸色谱进行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要求与薄层色谱法一致 第5节 应用案例 案例8-3 甲苯咪唑中有关物质检查 一、分离原理 薄层色谱是一种开放性色谱,是将混合组分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一端的起始线上,点样处称为原点,在密闭容器中用适宜的流动相(薄层色谱法中又称为展开剂)展开。因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展开剂对不同组分的解吸能力也不完全相同,造成各组分在薄层析上移动的速度有快有慢,经过一段时间展开后,不同的组分彼此分开,最终形成相互分离的斑点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将固定相均匀平铺在光洁表面的玻璃、塑料或金属板上形成薄层,在此薄层上进行色谱分离的方法 可分为吸附、分配、分子排阻色谱法等 1.比移值 (1)定义 组分迁移的距离与展开剂迁移的距离之比 (2)计算方法 (1)定义 指被测组分的比移值与参照组分的比移值之比 (2)计算方法 (3)特点 消除系统误差, 值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都比 好 (1)定义 衡量薄层色谱分离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指相邻两斑点中心至原点的距离之差与两斑点平均径向宽度(径向宽度是指斑点沿着展开方向的宽度)的比值 (2)计算方法 1.吸附剂 粒径 5~40 硅胶 聚酰胺 微晶纤维素 氧化铝 硅藻土 常用 硅胶H 硅胶G 硅胶GF254 硅胶HF254 想一想 H、G、F各代表何种意思?试解释硅胶HF365? 玻璃板 塑料膜 金属箔 厚度 2mm 规格 5cm×20cm 10cm×10cm 10cm×15cm 10cm×20cm 种类 要求 表面光滑、平整清洁 玻板处理措施 清洁剂或铬酸洗液浸泡洗涤,用清水充分清洗,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表面应不附水珠,晾干备用 3.点样器 手动 全自动点样仪 定量毛细管 平口微量注射器 平底色谱专用展开缸 双槽薄层色谱专用展开缸 红褐色或棕红色 喷雾或浸渍 含酚羟基化合物 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 紫色或黄色 喷雾或浸渍 氨基酸类 茚三酮试液 蓝色 喷雾烘干 醛等还原性物质 磷钼酸乙醇溶液 多数显黄棕色 薰蒸 多数有机化合物 碘 多数加热后呈黑色 喷雾加热 多数有机化合物 浓硫酸乙醇溶液 斑点颜色 显色方法 适用范围 显色剂 喷雾瓶 浸渍槽 蒸气熏蒸 ----双槽展开缸 紫外分析仪(三用) 摄像设备 薄层色谱扫描仪(CS9301型) 1.薄层板制备 自制薄层板 市售薄层板 无黏合剂 分类 含黏合剂 10%~15%煅石膏 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操作方法 普通薄层板(玻璃、聚酰胺薄膜和铝基) 高效薄层板(固定相粒径为5~7 ) 分类 操作方法 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铝基片薄层板和聚酰胺薄膜可根据需要剪裁 手动涂布器 普通板 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 圆点状---- R≤3mm 条带状-----宽度5~10mm 点或条带间距----<8mm 点样量---- <10 高效板 点样基线----距底边0.8~1cm 圆点状---- R≤2mm 条带状-----宽度4~8mm 点或条带间距----<5mm 点样量---- <5 (1)展开要求 查阅 A.何为边缘效应?何因?如何防止? B.展开剂加入量?展开剂展开距离? (2)展开方式 上行 近水平 双向 多次 上行展开 近水平展开 4.检视 有色物质斑点----目光检视 无色物质斑点 荧光检出法 化学检出法 五、检测技术 1.系统适用性试验 检测灵敏度 比移值 分离效能 等浓度对照法----同板---大致同位、同大、同色泽 等体积混合法----斑点单一、紧密 结构相似对比法-----Rf不同或两斑点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