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寒战讨论分析及护理干预
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寒战讨论分析及护理干预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妇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发生寒战的126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62例为干预组,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预热患者的床单位;加热一次性氧气装置;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等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发生寒战的时间推迟,持续时间缩短,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正常,患者感觉舒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术后发生寒战进行预见性分析,早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妇科腹部手术;寒战;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温恒定在(37±0.2)0C。妇科腹部手术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因为硬膜外麻醉是当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有着设备简单,应用范围广,安全、经济,对生理干扰小等特点,但是,硬膜外麻醉后也会发生并发症,寒战即是临床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20~50%[1],由于术中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以及对患者缺乏应有的保温措施等原因,大部分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寒战。寒战是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是交感神经刺激所激发的肌肉不自主的收缩抽动,其后果是增加机体代谢和氧耗量,严重时使机体耗氧量大为增加,氧气供给不足,心肺负荷加大,不利于疾病的康复[2]。我科自2011年1月,对腹部手术后发生寒战的病人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科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治疗发生寒战的患者126例,64例作为对照组,62例作为干预组,年龄17~52岁,平均37.6岁,子宫全切术78例,卵巢囊肿切除29例,子宫次切术19例,并将126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2例,两组病例均已排除输液反应,疾病、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及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用我科室自行设计的妇科特护记录单,分别对两组病人术后5min、15min、30min、60min的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12小时监测。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术后5min、15min、30min、60min的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开始出现寒战时间和寒战持续时间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 寒战相关的原因分析
3.1.1 麻醉对体温的影响
有23例患者,在麻醉后开始手术就出现寒战,硬膜外麻醉阻断了交感神经,使阻滞区皮肤血管紧张、体热散失,体温调节中枢为保持恒定的温度,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以增加热能的产生,但阻滞区的骨骼肌已丧失了收缩产热的能力,只有非阻滞区的骨骼肌肉产生收缩,即发生寒战。
3.1.2 低温环境的影响
室温在240C时,医护人员常会出汗,不利于手术操作。室温调到220C左右又会使患者体温随之下降。
3.1.3 心理因素
由于患者对手术害怕产生紧张心理,从而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血液重新分配,周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微循环。
3.1.4 手术对体温的影响
手术前常规使用0.5%碘伏溶液进行腹部大面积消毒,由于蒸发,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术中大量的输血输液也是医源性散热的主要因素,手术过程不可避免的失血、失液,为了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需快速大量的输注液体或库存血,文献[3]报道成人静脉输注环境温度下的1000ml液体或每输入1U(200ml)40C血液,中心体温约降低0.250C。在5~10min内输入500ml库存血液能使体温降低0.5~1.00C;另外,妇科手术时要用大量的低温液体冲洗腹腔,增加了机体能量的消耗,使体温下降,导致病人发生寒战。
3.2 护理干预
3.2.1 预先用药
麻醉诱导时提前给予药物来引起张力性血管扩张,促使核心热量向外周组织分布,但因为此时尚未麻醉,故体温调节机制仍然存在。结果体温调节反应会产生或储存足够的热量来维持核心体温。
3.2.2 对手术室的要求
要保持手术室内空气新鲜,术前预先调节室温在24~260C、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为宜,不但使患者感到舒适,还可以防止寒战的发生,如:年老体弱患者,术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2.3 做好心理护理
责任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手术当日陪护患者入手术室,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巡回护士手术前一天要访视患者,介绍自我,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