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家服饰实用审美原因探究
客家服饰实用审美原因探究
摘要:以实用为美,是客家传统服饰最突出的审美特征。行文从生活环境和主观意识两个层面探究了形成这一审美特征的原因。
关键词:客家;服饰;实用;审美
“以实用为美,是客家传统服饰最突出的审美特征”。①法国的保罗?苏里奥在1904年所著的《合理美》一书中指出“一种产品的形式只要明显地表现了他的功能,就是具有美。”客家服饰就是具有这种实用的功能美。
著名客家学者张佑周教授在其专著《客家服饰文化》一书中,反复指出“服饰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政治文化状况、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的具体反映。”②笔者据此认为,欲探究客家服饰以实用为审美的原因,就必须从客家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主观思想意识这两个层面来着力。
一、生活环境层面
千年大迁徙,客属遍乾坤。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绵延瓜瓞,终于找到闽粤赣三角交界处。在这新居地定居之初,在近于刀耕火种的恶劣生存条件下,在那种山高林密、蛇兽横行、瘴气袭人的环境中开荒垦殖,生活艰难,温饱能不能保证,生命能不能延续下去都成问题。可见,客家先民首要面对的是生存问题、温饱问题,哪里还谈得上去追求服饰的奢华美丽?所以服饰的实用功能――防寒蔽体,便被摆到了首位。于是客家服饰,不论男女裤衫,均平面构成,各种衣襟几乎都是全开式形态,对襟衫、大裆裤,均为宽大的形式,这种款式以保护肢体为原则,不束缚、压迫身体,穿着舒适,对各种体型和各类活动能有高度的适应性。③
尽管历经几十代人的艰苦创业,客家地区也曾有过丰衣足食、欢乐祥和、水秀山青,高大土楼拔起的辉煌,但毕竟长期处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这种社会经济基础十分脆弱,一旦有天灾人祸降临,不少家庭便要陷入困境。于是客家人崇尚实用质朴,不尚夸饰。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俭朴的民风,这种民风反映在服饰上便由崇尚服饰的实用功能上升到实用审美,并代代相传。民国初年政府曾在客家地区推行中山装,结果因为中山装结构比唐装衫复杂,用料也较多,讲究实用的客家人觉得经济上划不来,于是客家人不愿意迁简就繁,而作为国服的中山装未能在客家地区形成一统天下之势。这就是客家人穿衣以实用为审美的很好例证。另,对于满清王朝的“易服令”,虽危及性命,然而客家人就是没有认真实行,这一举措纵然带有客家人鲜明的爱国爱乡意识成分,但也脱离不了因崇尚实用审美而抵抗之嫌。
二、主观意识层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客家服饰以实用为审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客家人根深蒂固的节俭意识。④
客家人崇尚节俭,是对儒家礼仪的秉承。“礼为人训诫、导引、规约之工具,人的言行规范无不出于‘礼’……形成敬老爱幼、夫妻恩爱、勤俭持家和禁戒吹(吸食鸦片)、嫖、赌、淫的良好风尚”。⑤客家人不仅与生俱来具有强烈的节俭意识,而且世世代代注重节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客家人常常利用民间节日的契机进行教育。如,正月初一大过年,不少客家人家都在这天吃素,这里固然有信佛者为了吃斋礼佛,但更多的人是为了节俭,留下鸡鸭鱼肉,招待亲戚朋友。又如,正月初七是“人日”,这天清晨家家依俗要吃七样菜:芹菜、青蒜、葱、芥菜、韭菜、芫荽及鱼、肉等。他们希望借这些菜的谐音,祝福家人勤劳、善良、聪明、多计谋、幸福长久、有人缘和富足有余,其中芹菜、青蒜和葱,不可或缺,意在对子女进行勤劳节俭传统教育;在人生礼俗中,客家民间也常用芹菜、葱、青蒜来表示祈愿之意。例如,兄弟分家时,当天清晨,各家岳丈便用木桶挑着米、柴、锅碗瓢盆、发糕和芹菜、葱、蒜到女婿家来,一则帮助女儿女婿安家,二则鼓励小两口成家立室后,勤俭持家,才能发家致富。⑥此外,客家地区流传盛行的客家谚语及客家故事,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三日肩头四日脚”、“一个咸鸭蛋的故事”等,都是进行勤劳节俭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些前人时贤早有论述,勿须赘语。
正是在客家人强烈的节俭意识熏陶下,客家人穿衣打扮讲究实用,并由此形成了以实用为美的审美倾向。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最能体现中华女性体态之美、丰韵之美且极具东方女性之神韵的国服旗袍,在客家地区早已告别了“峒蛮”的时代,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推行,但客家女性仍没有接受。
综上所述,客家传统服饰以实用为审美是由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及主观意识决定的。如今,以实用为审美的客家传统服饰已成昨日黄花,然而,作为在中华汉民族服饰大观园里曾经十分艳丽的一朵奇葩,人们没有理由不为它在客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①张佑周,陈弦章,徐维群.客家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236.
②张佑周,陈弦章,徐维群.客家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2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