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政府对移民管理因应与调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朝政府对移民管理因应与调适

宋朝政府对移民管理因应与调适   【摘要】两宋时期,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频率日益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众多,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众多的流民给城市市场供应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关键词】宋朝 移民管理 人口流动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两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类型多样,各具特点   两宋时期,城市内外的人口流动频率日益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众多,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聚集在城市中的大量灾民,特别是较大的都市,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等首府,由于赈济工作较为完善和及时,且其他各种就业机会较乡村要多得多,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大量灾民逃移到那里。在中国古代社会,水灾、早灾、蝗灾、流行疾病及地震等不断发生,宋代当然亦不例外。如庆历三年(1043),韩琦担任陕西宣抚使时曾说,“是冬,大旱,河中、同、华等十余州军物价翔贵,饥民相率东徙”,后来被政府救济的人口达2,542,537人。可见,自然灾害造成的流民数量是相当多的,在衣食无着的情况下,他们被迫迁徙到城镇或其他地方。   宋代户口的大量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的现象始终存在,特别是宋代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措施的巨大影响,这种社会现实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广大农民的贫困日益加剧。“客户则无产而侨寓者也。”宋仁宗皇?v二年(1050),四川农民的情况是“蜀民岁增,旷土尽缺,下户才有田三五十亩或五七亩,而赡一家十数口,一不熟即转死沟壑,诚可矜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被迫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成为从事各行各业的雇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地主来到城市经商,来往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也有外地商人来到城市,在不同城市间从事商业活动,其中既有资本雄厚的大贩运商,也有经营小本生意的贾人。因此,外地商贩也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暂居在城市的部分流氓、无赖等流动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农村劳动人口逐渐分化,必然会导致大批农村游惰人口的出现。这样,很多游手好闲之徒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成为城市闲杂人员的重要来源。宋人钱彦远曾对皇?v以后宋朝游手之徒的状况指出:“是田畴不辟而游手多矣。”游手之徒除了留在农村活动,还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经济较为繁荣的城市。   宋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宋代流民的规模应该是极为可观的,少者几千,多者十几万,甚至更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在澶州等(河北路)九个州中约有四万六千流民,而且河北流民,日过京师不绝。孟元老曾经描述过北宋都城开封人口增减的情况,“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这说明宋代城市流动人口的规模是相当大的。相对于乡村来说,城市的经济较为发达,社会救济工作实施较为完善,就业机会较多,等等。可见,对广大流民来说,城市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众多的流民给城市市场供应和社会秩序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吸引流民回归原籍。政府制定疏导政策,给回乡的流民提供便利条件,鼓励流民外迁,以减轻城市的压力。政府采取减免赋税等政策鼓励流民回乡。宋哲宗在位时期便多次采取措施鼓励流民回归乡里,绍圣元年(1094),“诏府界京东、京西、河北路应流民所过州县,令当职官存恤诱谕,遣还本土。内随行别无资蓄者仍计口给历,经州县排日给食。至本处如合赈济,依灾伤放税五分法”。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赵令良在绍兴任职时,城内外流民聚集甚多,死者不可胜计。于是,赵令良便采取措施,“计其地里之远近,日数之多寡,人给两月之粮,令归治本业”。这一措施执行以后,“城中无一死人,欢呼盈道,活者甚众”。可知两宋时期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和各地官员都尽力采取多种措施竭力劝诫流民返回各自的乡里。   同时,为了保障流民能返乡后维持基本生计,宋朝中央和地方也实行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宋仁宗天圣初年,“帝闻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闲民。天圣初,诏民流积十年者,其田听人耕,三年而后收赋,减旧额之半;后又诏流民能自复者,赋亦如之”。庆历八年(1047),“诏河北、京东西灾伤州县流民随行之物,所直三千钱已下,已令免税。尚虑诸处辄有苛留,宜一切勿税”。至明道年间,诏“开封府及京东西、淮南、江东、河北、河东路,明道二年以前流民去乡里者,限一年令归业者,仍蠲赋役一年,限满不至者,听人请佃之”。这些减免赋税的措施对广大流民来说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此外,政府还会制定优惠的住房条件吸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