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商业电影后现代特质及其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浩商业电影后现代特质及其意义

宁浩商业电影后现代特质及其意义   [摘要]碎片化的影像语言,偶然化的叙事逻辑,荒诞化的审美风格,狂欢化的话语策略与黑色边缘叙事,使宁浩的商业电影在影像风格与文化特质上都显示出鲜明的后现代性。后现代电影在中国的价值在于对文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促进,宁浩的后现代在当下语境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意义表现在艺术上的创新、审美上的多元和深切的现实关怀。同时电影对市场的迎合导致的后现代的平面化也需要正视与警醒。   [关键词]宁浩;后现代;创新;多元   从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到2015年的《心花路放》,宁浩一直创造着他中小成本电影的商业成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宁氏风格。宁浩的商业电影文本显示出鲜明的后现代气质,后现代是一种命名,也是一种视角,它为我们认识宁浩电影的话语特征与精神特质,理解宁浩电影在当下中国现实语境中的价值与局限提供了一条途径。   一、宁浩电影的后现代特质:荒诞?狂欢?黑色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浸润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成为支离破碎的后工业社会生活的光影镜像,它以类型杂糅、戏仿经典、拼贴反讽等话语策略颠覆权威、消解宏大叙事,体现了意义不确定性、平面化、差异化等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宁浩的电影有对西方后现代电影的明显借鉴,从叙事特征、话语策略到文化内涵都显示出后现代特征。   (一)碎片影像与荒诞叙事   宁浩的“疯狂”系列以快速凌厉的影像风格惊艳登场,宁浩多年拍摄MTV的经验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花样翻新的蒙太奇剪辑、妙趣横生的音像对位,观众感受到阿伦?帕克《迷墙》式MTV风格和汤姆.蒂克《罗拉快跑》式的“奔跑”节奏。影片充满了不同景别镜头的大幅度跳接和对镜头的碎片化处理,《疯狂的石头》中那个让人津津乐道的1分钟开头导演用了40多个镜头,《疯狂的赛车》开头17秒钟的赛车段落则用了16个镜头。这种碎片化拼贴风格在费瑟斯通看来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表达范式,“连续的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导致了精神分裂似的强调对世界表象的紧张体验,即生动、直接、孤立和充满激情的体验。不断换着频道的MTV观众对世界的碎片化看法,体现的就是这样的范式形式”。碎片化影像语言也源于非线性叙事结构,其背后是一种后现代的时空观。时间再也不是从过去到现在、未来的不可逆的直线,而是过去、现在、未来混杂的破碎不定的状态。“疯狂”系列完美地模仿了盖?里奇的多线交叉叙事结构,《疯狂的石头》中三条线索和《疯狂的赛车》中五条线索相互交织,阴差阳错,巧合迭出,构筑出炫目的时空大幅交叉跳跃的叙事游戏;《心花路放》中则表现为过去与现在时间的双线并置,首尾对接。   后现代主义电影用偶然性叙事消解了宏大叙事,颠覆了理性逻辑。作为传统叙事技巧的巧合也源于偶然,但偶然中总是内蕴着必然,而后现代主义叙事中的偶然成为对必然的消解。《低俗小说》《罗拉快跑》《两杆大烟枪》等后现代经典无不用匪夷所思的偶然性事件结构故事,任你机关算尽,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的命运,一切成了无规则的游戏,意义随之消散殆尽。宁浩电影中的人物一直在命运的偶然性中东奔西突。包世宏竭尽全力看护宝石以免工厂被收购,最终仍不能挽回大局,他成了抓捕香港大盗的英雄却完全出于阴差阳错;无辜赛车手耿浩的“犯罪”仿佛一直铁证如山;费尽心力破案的警察总是无功而返,而捕获“毒贩”完全是歪打正着。虽然电影的结局也是善恶有报,但它绝不是一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故事,而只是一种荒诞的黑色幽默。荒诞是后现代的核心审美范畴,尤耐斯库说荒诞就是无意义,罗贝尔?埃斯卡尔皮说“荒诞就是常常意识到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的戏剧性”,在这个意义上,宁浩说自己的电影不是喜剧,是荒诞剧。“疯狂”系列写小人物生存境遇的荒诞,《无人区》隐喻商业社会的荒诞,《心花路放》则写现代人的情感荒诞。   (二)能指游戏与话语狂欢   宁浩运用戏拟、拼贴、反讽等互文性话语策略营造了一个充满狂欢精神的游戏世界。宁浩毫不讳言他对盖?里奇的模仿,这也是他向盖?里奇致敬的方式。致敬也罢,戏拟也罢,抄袭也罢,后现代主义导演都倾向于杂糅各种类型影片的标志性元素,在与其他文本的对话中表达自己,诠释别一种独创性。我们在《疯狂的石头》香港大盗“飞天”盗宝中看到了《碟中谍》;在麦克和冯董飞刀对决的慢镜头中想到了《十面埋伏》;面包店老板骑车追黑皮时,得意地说“你跑啊,咋不跑呢”是《寻枪》中的经典场面;《疯狂的赛车》中夫妻买凶杀人一定受了彭浩翔《买凶杀人》的启发,不断出现的打火机的灵感应该来自科恩兄弟的《血迷宫》,拿着锤子砸的动作在宁浩的多部电影中出现,成为宁浩与自己的互文。用德里达的延异与播散理论来看,互文引用实现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能指游戏。在文本的相互指涉、交叉转换中文本获得了无限的开放性,观众的观影能动性凸显,意义的确定性被消解,游戏化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