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考古夹砂红陶烧成温度下限探索
实验考古夹砂红陶烧成温度下限探索
摘 要:陶器是考古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然而目前学术界对陶器的定义,尤其是其烧成温度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研究采用实验考古方法和科技手段,模拟制备了不同焙烧温度的陶坯,通过检测将其物理性能与实用性能结合,以期找到一条探索夹砂红陶烧成温度下限的新路径。根据实验,本批样本在500℃的时候,物理性能和实用性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已经成为一件合格的陶器。而对于经焙烧而未烧成尚不能实用的的陶坯,则可以定义为“超低温陶器”。
关键词: 夹砂红陶; 烧成温度; 实验考古; XRD; 超低温陶器
Abstract:Pottery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archaeology, however academia hast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pottery, especially the definition of its firing temperature nowadays.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made greenwares of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combined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ractical performance by testing, in order to finding a new path to explore the lower limit of the red pottery mixed with sand’s firing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specimens undergo qualitative changes at the temperature of 500℃, which made the specimen a qualified pottery. And those who are treated by roasting but havent reach firing temperature can be defined as “Super Low Temperature Pottery”.
Key words:Red Pottery Mixed with Sand, Firing Temperature,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XRD, Super Low Temperature Pottery
引 言
本世纪初,我国考古界的一大发现,是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一期发掘到一件时代极早的陶器(ZPY-01:DT628:072)①,经热释光技术测定,其烧成温度尚不足250℃。遗址的发掘者将其定义为“陶制品”,而李文杰先生却认为它处于由泥塑制品向陶器过渡的中间状态,尚未陶化,不宜称为陶制品②,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吴瑞等研究员则认为这件遗物“应该是陶器的雏形”③。那么究竟“什么是陶器?”、“‘泥’与‘陶’的分界即陶器的烧成温度(即火候)是多少?”
在上世纪50年代,安志敏就在《陶器》一文中这样写道:“中国古代陶器的火候,可能因时代、陶质而不同,可惜到目前止还没有做过有系统的研究。④”而这种局面至今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对于陶器的定义,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开篇就给出了它的答案:陶器是“制陶用的黏土,经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之烧结成为坚固的陶器。⑤”这里对陶器的烧成温度只是用“一定的温度”带过,语焉不详。而在其他更明确的定义中,我们却发现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于陶器的烧成温度,可以说众说纷纭,其起始温度在400℃至800℃不等⑥。
近些年来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发现了晚更新世的采集狩猎社会制造的早期陶器。其中,最早的陶器肇始于中国江西万年县仙人洞,表明在距今20000年时的末次冰期的顶峰期间,生活在中国仙人洞的古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制作陶器的工艺。仙人洞陶器外表的火烧痕迹和烟炱显示这些陶器很可能被用来炊煮。其次,在距今约13500~13000年的末次冰期晚期时,日本及阿穆尔河(黑龙江在俄罗斯的别称)中下游地区及南中国的多个地区也相继出现了陶器。到了末次冰期结尾的新仙女木事件同时,约11500~10000BP,俄罗斯贝加尔湖、滨海地区和中国北方也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 高中高考备考经验课件.pptx VIP
- 黄精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doc VIP
- 项目2 2.3 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与结构观察(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4)(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教学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听好每一节课,走好专业每一步.docx
- 磁力泵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一种利福霉素S-Na盐的合成方法.pdf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3)(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WHO《数据完整性指南》2021(中英文对照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