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度对闽楠人工林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密度对闽楠人工林生长和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摘要:为探索闽楠人工林合适的造林密度,开展了造林密度分别为1995株/hm2、2505株/hm2和3900株/hm2的闽楠人工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闽楠人工林的生长量和蓄积量均下降,土壤通透性减弱、容重增大,土壤肥力降低;在此试验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995株/hm2的闽楠人工林其生长量和蓄积量最大,土壤肥力最好。
关键词:造林密度;闽楠人工林;生长量;蓄积量;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S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
1 引言
闽楠(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是樟科楠属的常绿乔木树种,为中国特有的国家二级珍稀渐危种,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南部、广东、湖南、湖北和贵州等地。闽楠树干高大通直,木材芳香耐久,纹理结构美观,为上等建筑、高级家具、雕刻工艺、造船等良材[1~3]。许多研究结果证实,造林密度是影响人工林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密度的人工林生长差异较大[4,5]。为了探索闽楠人工林合适的造林密度,笔者对沙县高砂镇于1987年造林的不同密度闽楠人工试验林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密度下闽楠人工林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筛选较为理想的造林密度,为闽楠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沙县高砂镇高砂村,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3′55.11″、北纬26°24′48.33″,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55~297 d,初霜期出现于11月下旬晚霜多终止于2月下旬,年平均降雨量1510~1840 mm,以5~6月雨量最多。境内气候温缓年,平均气温19.3 ℃,7月份最热一年四季明显夏有炎暑、冬有霜雪,雨水充沛、雨量集中、干湿明显。试验地设在高砂村24林班9大班15小班,低山丘陵,红壤,Ⅱ类地,腐殖质层较厚,海拔高150~225 m,坡向东北,平均坡度26°。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和造林
1986年冬,对高砂村24林班9大班15小班的杉木林采伐迹地进行炼山烧杂,挖穴整地,挖穴规格60 cm×40 cm×40 cm。1987年春开展不同密度的闽楠造林试验,造林密度分别为3900株/hm2(株行距1.6 m×1.6 m)、2505株/hm2(株行距2.0 m×2.0 m)、1995株/hm2(株行距2.0 m×2.5 m),不同密度的试验林沿山坡的上、中、下坡随机排列,3次重复,每个坡位3块试验小区,共9块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 m×20 m。采用1年生的带土裸根苗造林,苗木来源于大田,造林苗木规格为苗高50 cm,苗径0.8 cm。
3.2 试验林管理和调查
造林后连续抚育4年,前3年全面出锄草,第4年劈草,未进行间伐。造林后每年进行生长情况调查,统计成活率和高径生长量。2015年11月份,对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长量和土壤肥力。生长量调查:每个小区内进行每木调查胸径、树高,统计保存率,计算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土壤肥力调查是在每个试验小区内沿“之”形随机布设4个土壤刨面点,垂直挖土壤刨面,分0~20 cm和20~40 cm土壤层取环刀,并于这两个土层分别用自封袋取500 g左右土样,将环刀和土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测定[6,7]。
4 结果与分析
4.1 造林密度对闽楠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在人工林生长过程中,林密度往往影响其高径生长和产量。从对不同造林密度的29年生闽楠人工林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看出(表1),造林密度为1995株/hm2的林分,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与造林密度为2505株/hm2的林分相比,分别提高了15.9%、28.3%、85.5%和38.2%;造林密度为2505株/hm2的林分,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与造林密度为3900株/hm2的林分相比,分别提高了25.7%、31.8%、111.6%和42.3%。经过方差分析,不同密度的闽楠人工林的树高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闽楠人工林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下降。这是因为随着林密度的增加,林分内林木个体生长的空间包括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减少,林木生长中所获得阳光和从土壤中吸收的各种养分降低,因此林木个体生长量下降,而且高密度的林分由于林木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导致保存率不高,蓄积量也降低。该试验中,不同密度闽楠人工林生长量大小顺序为1995株/hm22505株/hm23900株/hm2。
4.2 造林密度对闽楠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4.2.1 不同密度闽楠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比较
不同密度的人工林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