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防治措施
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防治措施
摘要:近几年,河北省植棉区的棉铃虫为害呈加重趋势,为了减轻棉铃虫的为害,从诱蛾防治、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河北省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科技工作者研究、防治棉花虫害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北省;棉花;棉铃虫;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7)04-0040-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7.04.012
0 引言
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第一大害虫,在河北全省各植棉区均有分布。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常年造成蕾铃损失率20.0%左右,发生严重的地块,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棉花蕾铃脱落率在50.0%以上。有专家认为抗虫棉品种的纯度为97.0%以上时,才可能使产量不受较大损失[1]。而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为3.0%~20.0%,且生产上棉花品种多乱杂等现象,均可使抗虫棉品种的纯度降低,从而导致抗虫性减弱。近几年,河北省植棉区的棉铃虫为害呈加重趋势,为了减轻棉铃虫的为害,本文总结、分析了河北省历史上棉铃虫的防治措施,现披露如下,以供植棉者防治参考。
1 诱蛾防治
1.1 杨树枝把诱蛾
杨树枝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对棉铃虫蛾具有很强的诱集作用。采集新鲜的杨树枝,8~15根扎成一把呈伞状,每公顷用90~120把于傍晚时插到田里,高出棉株15~20 cm,第二天早晨用塑料袋套住杨树枝把进行收蛾。杨树枝把每周更换1次,雨后立即换新枝把。在日出前收蛾,过早棉铃虫未进入杨枝把,过晚棉铃虫易飞走。杨树枝把诱蛾一般降低棉田落卵量50.0%左右[2-3]。
1.2 种植玉米诱集撮
在水沟旁、地边、地埂与棉花同期播种中早熟玉米诱集撮,一般每公顷150撮,每撮4~5株,可诱集棉铃虫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4]。也可用高粱、芹菜等诱集[5]。
1.3 黑光灯诱蛾
棉铃虫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黑光灯诱蛾,可大量减少虫源。将黑光灯(20 W)固定在一根木柱上,最好装在路旁或田埂、田角边,以便管理。黑光灯要高出棉花1.0~1.5 m左右。灯下放大半盆水接虫,并滴入少量柴油或煤油,使水面形成一层油膜,以防虫蛾落水后逃走,接虫盆距灯底?Q20 cm。要专人看管,每天检查,晚上将盆内死虫捞出,并注意补充水和油。
1.4 高压汞灯诱杀
用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将其固定在稳定的三角架上,灯下设圆形或方形水池,直径约1.5 m,高压汞灯高出水面20~30 cm,水中加0.1%洗衣粉。每天傍晚开灯,清晨关灯捞蛾。棉铃虫成虫盛发期,单灯日诱蛾0.4万~2.0万头[6]。高压汞灯诱蛾效果好,提倡棉花连片大面积种植的地区安灯防治。
1.5 昆虫信息素诱杀
在棉田用水盆,诱芯采用十几种害虫的性信息素,诱芯含量20~500μg,水盆高于棉花20~30 cm,?T芯拴于盆上,每个世代设三个盆,盆间距离40~50 m。诱芯每天傍晚放置,早晨取回。单盆诱蛾最高可达1.8万头,控制效果12.0%~40.0%。
2 农业防治
2.1 耕地灌水
据统计,既秋耕又冬灌的越冬蛹死亡率为70.0%,远远大于不秋耕不冬灌的棉田(棉铃虫越冬蛹死亡率8.3%)。在棉铃虫蛹期中耕松土能起到破坏部分蛹室达到灭蛹的作用[7,8]。
2.2 作物套种、轮作倒茬
棉花与小麦、玉米、谷子间隔插花种植或者轮作倒茬,优化作物布局和种植模式,可减少棉铃虫在棉花作物上的为害,使棉田天敌类群增加1.2~2.6倍,从而对棉铃虫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3 除草整枝,捉虫灭卵
清除田间杂草,结合棉花整枝、打顶、打群尖,将杂草和枝叶带出田间处理,均可消灭部分棉铃虫的卵和幼虫[9]。
3 药剂防治
3.1 毒土防治
准备好干土50 kg,加1% 六六六粉、5% DDT粉各1.5 kg,或加2.5%敌百虫粉2.5~3.0 kg拌匀,撒在棉花心叶上,杀虫效果在95.0%以上。防治第二代棉铃虫将毒土撒在棉苗顶端嫩心内,防治第三、四代棉铃虫将毒土撒在棉花群尖和花蕾苞叶上,每公顷用量525~600 kg。药土必须拌匀,于下午进行撒施。
3.2 涮棵防治
涮棵被称为棉花“洗澡”,全株着药,均匀细致。25% DDT 350~400倍药液涮棵,防效在95.0%以上,残效期10 d以上;用松脂889涮棵,24 h防效87.0%~95.0%;速灭杀丁涮棵,防效90.0%以上。涮棵适宜时间为9:00~12:00和15:00~18:00。
3.3 药液喷雾
用10 ppm溴氰菊酯药液喷雾,每公顷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