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特点

浅析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特点   摘 要:佛教自创立至今,给其所传播的国家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佛教汉语数字词语在语音、语法、修辞、语义等方面的构造特点,旨在辨析佛教数字词语和一般汉语数字词语的异同,总结佛教数字对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92-02   一、佛教词汇的研究   佛教的传入,大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任继愈《佛教大辞典》中共收佛教及与佛教相关方面的词条11899条,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中收录了三万余条佛学词语,刘正埮、高明凯的《汉语外来词词典》,共收录外来词万余条,其中源自梵语系统的佛教音译词竟有1050条左右,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对佛教语言的研究很多,主要有音韵、文字、训诂、词汇、语法五个方面。词汇方面,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词的意义、词的语法特点、词的语用特点等方面。   探究佛教词汇的意义上,多是佛经典籍的词义考释或者词义札记,比如李维琦《佛经释词》和《佛经续释词》。   探索佛教词汇构词规律和语法功能上,高婉瑜在《汉文佛典词缀语法化现象》中,探讨了佛典词缀的由来、概况、以及其语法化的历程。竺家宁在《早期佛经语言之动补结构研究》中,统计归纳了西晋竺法护译经中的动补现象,从结构形式、语法功能、词义内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描写,再同秦代的动补现象作比较,研究了动补形式的发展轨迹。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西晋佛经词汇之并列结构》等。   词汇的语用特点上,许理合(E.Zürcher)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吴娟译)运用严谨的筛选方式,找出了东汉时期的译经,并从用语和文体方面进行分析确证,试图找出东汉时期佛经的语言和当时口语的相互关系,旨在了解当时洛阳口语的面貌。   比较系统的佛教词汇研究专著有徐时仪的《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梁晓红的《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等。梁晓红分别从音译词、合璧词、意译词、佛化汉词、佛教成语、佛教俗谚六个方面研究佛教词汇,总结了佛教词汇的发展历程和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梁晓红提到“数词在汉语成语中占有显著的位置,这是汉语成语的鲜明特点。佛教成语有相当的数量是由数词组成的,而且数词的用法灵活多样,自由特色,完全可以与纯汉语成语媲美。”但是,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分析佛教数字成语的这些特色。   本文浅显分析了佛教数字词语在语音、语法、修辞、语义等方面的构造特点,旨在辨析佛教数字词语和一般汉语数字词语的异同,总结佛教数字对汉语的影响。   二、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构造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不论如何变化,都是汉语词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佛教数字词语又不同于一般的汉语数字词语,在构造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最先产生于佛教教义,这些词语都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梵语的语音。例如:“三藐三菩提”,看上去仿佛是有三种“菩提”,但梵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写作“Anuttr((samyaksambodhi”,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samyak”音译“三藐”,华译正等;“sambodhi”音译三菩提,华译正觉”。可见,数字“三”和词语本身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三昧”。   数字词语中也有数词和量词结合的词语,但这些“量词”往往借用的是汉语单音节词。例如:“三藏”的“藏”来源于梵语,使用的是梵语的意义,对应了汉语相近意义的一个单音节词。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六根”、“六尘”、“六度”、“三十二相”、“五处”、“五蕴”。   (二)语法特点   有一些佛教数字词语并不是单纯的数词和量词的结合,这些词语法上有自己的特点。从数字的位置、组合的方式来看,这些词符合汉语的词法特点。例如:   1.主谓结构   一手遮天 五体投地 四大皆空 昙花一现 十恶不赦   2.偏正结构   三千世界 五味禅 不二法门 七级浮屠   3.述宾结构   游戏三昧 得其三昧 森罗万象 无一物 通一线   4.述补结构   弹指一挥 打成一片 无缘一面 面壁九年   5.联合结构   三灾八难 六家七宗 七情六欲 三教九流 三头六臂   6.同位结构   南北二宗 杂净二境 真俗二谛   (三)修辞特点   佛教汉语数字词语和一般汉语数字词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还表现在修辞上。   1.比喻   “一瓣心香”采用的是借喻的手法,“一瓣”把香比喻成花瓣,“心香”借喻虔诚的心意; “一花五叶”也是采用了借喻的手法,“一花”指的是“禅宗达摩”,“五叶”指的是禅宗发展演变的五个流派,即“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一雨”、“一源”、“一门”等等。   2.借代   通常,袈裟上有横截七条,所以“七条”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