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构思美学范畴神思内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探构思美学范畴神思内涵

浅探构思美学范畴神思内涵   摘要:我国最著名的古代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其创作论中的“神思”篇,具有重要地位,是构思美学范畴之一,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形象性、想象性、灵动性等内涵,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形成了构思美学理论范畴。   关键词:文心雕龙;神思;构思美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11-01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这部理论著作是商周以来到齐梁时期文学创作经验的大总结,也是齐梁以前文学理论批评的集大成者,在后代历来的文学批评中都受到大家的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称赞《文心雕龙》是“体大而虑周”。   在这部体大思精的古代文论巨著中,《神思》篇无疑具有突出地位。全书最后一篇《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至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ど裥?,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下篇以下,毛目显矣。刘勰把它列于全书精华部分即创作论的首篇,提纲挈领,总体论述了创作的整个过程,并且集中地对艺术构思中的想象问题,作了精深的探讨。因此,对《神思》篇进行细致的解读、分析与研究,对我们学习《文心雕龙》,甚至学习文学理论具有深刻的意义。   刘勰提出的“神思”概念,则从对审美意象的分析,进而到了对于审美意象的创造过程的分析。范畴,本为哲学名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思维方式,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关系的概括或反映。所以,笔者认为“神思”是讲的构思美学范畴。   对《文心雕龙》中神思内涵的认识,学术界历来存在着分歧,贺天忠先生在《神思新探:获得灵感时的文思》一文中,归纳了六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艺术想象活动说,以王元化、叶朗、李泽厚、刘纲纪等为代表;2、“文思”或“艺术构思”说,以张文勋、牟世金、缪俊杰、祁志祥等为代表;3、艺术构思为主,包括想象、灵感等因素说,以张少康、陈思苓、周振甫、郭晋稀、王运熙、鲁文忠等为代表;4、形象思维说,以王达津等为代表;5、精神活动说,以赵仲邑等为代表;6、灵感想象等同说以朱广贤等为代表。各家优缺点贺先生已经指出,这里不再重复罗列。要理解《文心雕龙》的“神思”,笔者认为应从神思的内涵进行考述。   在文章开篇,刘勰就给神思下定义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此语引自《庄子?让王》篇。“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案公子牟此语,谓身在草莽,而心怀好爵,故瞻子对以重生则轻利。彦和引之,以示人心之无远不屈,与原文本意无关。“行在江海之上,行是身体,江海既是江湖,在野,不受官场的束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心是思维,内心所想,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布法令之处,后亦借指朝廷。身在江海,身在朝廷,说明心思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也是神思的内涵之一,也是表面的基本意义。“神思”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韦昭的《鼓吹曲》,“聪睿协神思”。似与思维活动有关。东汉曹植《宝刀赋》云:规圆景以定环,摅神思而造象。这里并不是说思维活动或者思维规律的范畴。《晋书?刘??传》载管辂赞刘??、刘智,也有“吾与颍川兄弟语,使人神思清发,昏不假寐”之语,不过尚指出神入妙的思致,其中的“思”指静态的思维和思致。刘勰接下去进一步解释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文之思,其神远。文章的构思创作过程要追求其神远。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云:“此言思心之用,不限于身观,或感物而造端,或凭心而构象,无有忧深远近,皆思理之所行也。神远,思理所行的过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思想意绪不仅能超越“现时”的狭小领域,上下无碍,古今无阻,可接通千年情思,此所谓“思接千载”;又能超越“现地”的有限视野,用心灵的眼遍观八方,遍赏四面,将所见与所想付之笔端将其融会贯通地描绘下来,此所谓“视通万里”。刘勰受陆机《文赋》“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启发。南朝艺术创作发达,宗炳《画山水序》提出的“万趣融其神思”,说明艺术创作须借特殊的思维方式,拥万物为己所有。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真实写照与理论提升,杜甫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也正与之一脉相承,并得到印证。   李白山水诗在超越时空方面尤为突出。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到庐山的瀑布,谪仙人并未如实详述瀑布多大、多高、多美,而是以心灵之眼站在缥缈虚远的地方远观此景,“看”出这仿佛就是香炉生出的袅袅紫烟,雾气缭绕,朦朦胧胧。这香炉,这紫烟,是何时何地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