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docVIP

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

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经济法的学科性质要求经济法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重传授轻沟通、重理论轻应用、重形式轻创新的倾向。着眼于回归原点、回归核心、回归本体,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改革教学和考试模式,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训练获得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白云伟(1969-),男,河南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5-00148-03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非法学专业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培养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便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正确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处理和解决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都显得格外重要。经济法教学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确定经济法教学内容,立足应用主旨构建知识体系,不断探索符合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重传授轻沟通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普遍采用单靠以教师讲授、引导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进度为诉求,忽视受众的特殊性,师生之间缺乏必要交流,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法学理论为主,偏重于增加学生的纯粹理论记忆,并不能够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顾及学生的生活阅历,往往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肤浅和偏差。      (二)忽视专业需求,重理论轻应用   在经济法教学中没有考虑到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要的经济法方面的知识是不同的,仅按照一个体系、同样的内容讲述,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未能真正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大多数面向经管类专业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将相关民商法律制度加入进去,结果使总论不能统率分论部分,内容过多,但面面俱到往往使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根本无法全面完成教学内容(一般为36―54学时),内容繁多与课时不足成为经济法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责任意识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实务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实务问题,但经济法受到法学教育一直以培养职业法律人为目标的影响,长于理论。重于系统,教学内容过于专业。研究性过强,不适宜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忽视考试效果,重形式轻创新   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目的是测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但是现阶段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着考试结构公式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方式单一化的缺陷,不能发挥考核的反馈调节功能。如平时成绩如大都以出勤、纪律、课堂提问等为依据很难科学测评:考试内容基本照搬教材,对应用能力重视不够,难以测评学生的理解程度;单纯的笔试对学生的实际办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难以顾及。学生们会感到老师虽一再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提升并不会带来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核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局面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仍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记忆、轻应用的倾向,不利于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也损害了学生注重实践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着眼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育,需要从探讨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这一角度去思考教学改革问题,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需求修正经济法培养目标。基于此,经济法教学改革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一)回归原点,还主体地位给学生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的“储蓄”隐喻较为形象地概括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特质,教学即教师将既有的知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以便随时提取。“储蓄”式的教学方法观视学生为知识的接受器,将教学等同于知识的输入、位移。忽视了知识学习过程的内化、改组、创造与生成活动。实际上,知识学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机械训练,而是一个将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建构新的知识,生成新的价值与意义的过程。口知识组合的主要条件就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学生可以了解教师和其他同学对问题的看法、阐释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对问题的理解或解决。经管类专业经经济法教师只注重传授式独白的单调教学方法妨碍了学生的自由度。制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