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导致马立克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致马立克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导致马立克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摘 要: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鸡马立克病疫苗的预防接种是控制疾病的主要手段,而在其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导致马立克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鸡马立克氏疫苗的正确使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鸡马立克氏病;雏鸡;免疫失败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性疾病,主要以内脏、肌肉、皮肤淋巴瘤的形成和周围神经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为其病理特征。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属于B群疱疹病毒,具有很强的细胞结合特性,体内病毒存在于白细胞及肿瘤中,羽毛囊中的成熟病毒是主要传染源。病鸡和隐性感染鸡群可长期带毒并排毒,病毒在羽毛囊上皮细胞可进行复制形成有感染力的完全病毒,其对外界有极强的抵抗力。病毒随脱落的羽毛或皮屑等污染粪便、垫料、尘埃、空气、饲养用具、人员服装、鞋帽等,并可在室温下存活长达6个月。病毒感染方式主要通过经呼吸道感染,与病鸡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健康鸡群,也能受到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不能经蛋传递,种蛋蛋壳表面如沾有携带成熟病毒的羽毛,则可造成传染。   马立克氏病毒最容易感染育雏期的雏鸡,被病毒感染后的雏鸡,要经较长的潜伏期才能表现症状。自然感染的病例,最早发病的时间在3周龄以后,整个育成期及开产后一个时期内都能够发生马立克氏病,但以2~5月龄发病率最高。马立克氏病有多种病型,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不同,马立克氏病可分为神经型、眼型、皮肤型、急性内脏型和混合型。   1 马立克疫苗概述   MD分为3个血清型,血清Ⅰ型是致肿瘤的高致病力血清型,血清Ⅱ型为无致病力的自然弱毒,血清Ⅲ型为火鸡疱疹病毒。MDV感染鸡后,既可产生体液免疫,又可产生细胞免疫,但以细胞免疫为主。   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可抵抗MDV标准强毒攻击,但对超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低于70%。主要为Fc126株的低代次种毒制苗,如果过度传代(约70代以后),则失去保护力。   血清Ⅰ型疫苗毒株主要有R2/23(美国超强毒Md11细胞培养致弱株)及来自荷兰自然弱毒株CVI988。因CVI988克隆株效果于HVT相当,现阶段国内主要使用CVI988非克隆株,其效果优于HVT和血清Ⅱ型毒株,CVI988也必须在液氮中保存。   血清Ⅱ型毒株主要用SB- 1株和Z4株病毒制造疫苗。通过接触性传播,能从羽毛囊上皮中排毒。通常与HVT疫苗联合使用抵抗超强毒的感染,这可能对疫苗接种有辅助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品种鸡可以被血清Ⅱ型疫苗激发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普遍认为MDV能够激活淋巴性白血病病毒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前病毒DNA的LTR启动子)。   疫苗免疫是防控马立克氏病的关键措施。当前,用于制造马立克疫苗的病毒主要有3种,分别为人工致弱的MDV1(如CVI988)、MDV2和HVT。现阶段国内多应用Ⅰ型(CVI988/Rispens)、火鸡疱疹病毒(Fc126)与Ⅰ型+Ⅲ型液氮保存疫苗。Ⅰ型鸡马立克氏液氮疫苗(CVI988/Rispens)是一种细胞结合病毒,是将病毒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后培养,经过消化,收获离心沉淀细胞。之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细胞冻存液,最后经程序降温而制成。为保证细胞活性,只能放在-196℃的液氮中保存,出厂的时候必须放置在液氮罐里,使用的时候,要用38度的温水迅速解冻,以保证细胞的存活率。经检测,Ⅰ型鸡马立克氏液氮疫苗具有安全、免疫效力高和无外源病原污染等优点。在疫苗使用过程中,疫苗从液氮中取出过程的时间、融解水温、稀释后放置时间、稀释液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变化均可能对疫苗的效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导致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2.1 鸡群鸡体方面   2.1.1 鸡群的机体素质   鸡群接种疫苗或抗原后产生免疫力的能力不同,这直接和疫苗的接种效果有关,例如许多先天弱雏接种马立克疫苗后并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并未对鸡群形成有效的保护,当环境中有马立克氏病毒的存在,很容易感染并在相应的日龄发病。   2.1.2 品种因素   MDV易于感染鸡群,但是火鸡、山鸡和鹌鹑等较少感染,每个品种鸡群对马立克氏病毒的易感性均不同,这就导致了易感的鸡群由于有较低的抵抗力而易于发病。   2.1.3 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系统是指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禽类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法氏囊、胸腺与淋巴结。以上组分作为机体免疫功能的基本保证,其任何一部分的缺陷都将引起免疫功能障碍,丧失抵抗感染能力,而形成免疫抑制性性疾病。而当鸡群出现了免疫抑制病的存在,T细胞与B细胞等相关的免疫细胞受到抑制作用而失去免疫功能,导致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2.1.4 母源抗体的干扰   众所周知,母源抗体可对活疫苗免疫产生干扰,同样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