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新品种华皖617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华皖617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以自交系H811513为母本,自交系H99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玉米新品种。该文介绍了华皖617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配套的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玉米;华皖617;栽培技?g;品种选育;制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7-0035-2
玉米是我国乃至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国际种业巨头竞争的主要业务范围[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不断扩大,但玉米产量尤其单产增加不明显,供求矛盾不断增大[2]。现阶段,在国内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大背景下,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很难大幅度增加,因此,只能靠增加单产缓解紧张的供求矛盾。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从种质资源创新着手,以自交系H811513为母本,自交系H99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了高产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华皖617。2014―2016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结实性好,早熟,后期脱水快,抗倒伏,适应机械化收获,抗大、小斑病,抗穗腐病、茎腐病等优点,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等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母本:H811513是利用自交系济522与自交系L811杂交,经连续自交6代定向选育而成,其中L811来源于本公司从美国引进杂交种H513选系;父本:H996是利用美国杂交种先玉335为基础材料,经过连续6代自交定向选育而成。
杂交种于2008年在海南岛首次测配,并在阜阳鉴定,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5.8%,表现突出;从2009年开始,连续4年参加公司组织的多年多点品比试验,各年度均表现比对照增产,尤其抗倒和早熟性表现突出,特别适宜机械化收割。2014―2016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绿色通道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5―2017年参加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机收类型品种试验。
2 品种主要特点
2.1 区试产量 2014―201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0718.9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6%;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401.55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03%。
2.2 主要特征特性 华皖617黄淮海夏播生育期99d左右,幼苗拱土力强,苗期根系发达,叶色深绿,叶鞘为紫色。成株株高280cm,穗位高105cm,株型紧凑,成株叶片数为19片,穗上部叶片上冲,叶片较窄;雄穗分枝5~8个,花粉量大,花期协调,颖壳浅紫色,花药黄色,花丝为红色,苞叶长度短;果穗为筒型,穗长16.9~18.8cm,穗粗为4.9cm,穗行数为14~18行,行粒数为38粒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千粒重341g,出籽率为89%。
2.3 抗病性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华皖617高抗腐霉茎腐病,中抗小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粗缩病,感穗腐病、镰孢茎腐病。
2.4 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华皖617籽粒容重763g/L,粗蛋白含量11.24%,粗脂肪含量3.85%,粗淀粉含量69.25%,赖氨酸含量0.36%。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期播种 视气温、土温以及墒情,一般,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8~10℃即可播种。作夏玉米种植以6月上中旬为宜,其幼穗分化可在7月上旬完成,有利于避开7月下旬的高温天气,且其可在8月中旬抽雄吐丝,此时天气有利于授粉以及灌浆结实。如春播,可在农历清明节气以后播种,以避开高温天气散粉,提高结实率。
3.2 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密度 视前茬作物进行整地,尽量不要进行翻耕,播前保证底肥充足,墒情适宜。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采取机械化播种,保证下籽均匀,深浅一致,一般播深3~5cm,可视天气和墒情适当调整播种深度。种植时刻注意下籽情况,播种完成后及时检查覆土是否严密均匀,做到一播全苗。经多年多点试验证明,华皖617种植密度为7.5万~8.25万株/hm2时,其穗数、粒数和粒重的发展较协调,产量潜力发挥较理想。种植密度过低,会因穗数减少而导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过高,会出现穗型变小、倒伏以及空秆增加等问题。
3.3 合理施肥灌溉 合理的施肥与灌溉是玉米丰产的关键。中等肥力的土壤,在单产9750kg/hm2的基础上,需肥量大致为有机基肥15000kg/hm2,K2O 165kg/hm2,P2O5 90kg/hm2,纯氮1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