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后籽粒水分变化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分析.docVIP

玉米收后籽粒水分变化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收后籽粒水分变化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分析   摘 要:该研究通过开展68个玉米杂交种收获后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玉米收后籽粒水分变化及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穗、籽粒和穗轴含水量随累积蒸发量增多同步直线降低,果穗脱粒用时在籽粒含水量25%处有一个明显的拐点,蒸发效能随籽粒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轴色、芽鞘色不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及脱水差别很小。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周长、穗轴周长和灌浆期、生育期直线正相关,与秃尖长直线负相关,与叶片数、穗行数弱相关。籽粒机收玉米是“矮密早”或“矮密快”丰产型。   关键词:玉米;籽粒含水量;动态变化;关联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031-03   当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3500万hm2,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玉米机耕、机播和机收的比重分别为73.7%、69.9%和61.7%。籽粒含水量是制约玉米籽粒机收最重要的因子[1-2]。玉米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高达25%~40%。早期机收籽粒的破碎率高,机械摘穗则加大成本。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特殊的玉米种植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3,一年两作,倒茬时间短,不允许等籽粒水分降至15%左右再收获,应在10月10日前收获完毕。选育和推广适合机收籽粒品种不仅是破解玉米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而且对推进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机收籽粒玉米育种刚刚起步,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鲜有报道。为此,笔者利用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品种试验数据,分析了玉米收后籽粒含水量变化及其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以期为机收籽粒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受有关单位委托,2017年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了玉米区域试验、组合鉴定和品种展示。其中:冠丰区试参试种13个(含对照郑单958),神农区试(高密组)参试种13个(含对照郑单958),中垦品鉴参试种24个,6区对照(郑单958);神农区试(粒收组)10个,对照郑单958和迪卡517。试验田相邻区域品种展示30区。6月15~16日播种,6月21日出苗,9月13―20日成熟,9月28―30日收获。以上述区域试验I重复及相邻区域的品种展示区、组合鉴定所有小区为测定对象,共68个(中垦品鉴5区对照混合)。   1.2 数据采集与处理 收获前田间考察株高、穗位高和植株叶片数、穗上叶数、雄穗分枝。收获时连同苞叶、穗轴取13个单穗株果穗,考察穗柄长、包叶层数、包叶长后剥离苞叶,其中3穗随即脱粒,测量籽粒含水量;另10穗晾晒3d后考种、脱粒,每隔3d测量一次籽粒含水量。中垦品鉴的5区对照混合晾晒,每隔3d脱粒5穗,考察脱粒用时和籽粒含水量、穗粒重、穗轴重;所有果穗脱粒后,穗轴分别烘干称重,测算穗轴、果穗含水量。果穗样品手工脱粒,籽粒含水量用PM-8188-A谷物水分测定仪测量。把采集的试验数据输入微机,建立数据库。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利用DPS v7.05进行相关分析。   1.3 成熟后气候条件 2017年9月11日至10月31日,平均气温18.3℃,日最高气温平均23.4℃,日最低气温平均14.4℃,降水量171.9mm,雨日18d,日照时数274.9h。9月中下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高1.4、1.6℃,气温高平比历年平均高0.5、2.9℃,气温低平比历年平均高4.8、10.0℃,日较差比历年平均少4.3、7.1℃。9月24―28日遭遇连阴雨,降水量35.5mm,对果穗脱水不利。9月30日至10月5日又遇连阴雨,降水量81.9mm,造成田间长时间积水;随后又遇2次降水过程(10月10―12日,10月17―18日),降水量35.2mm、14.6mm。10月蒸?l量72.3mm,比历年平均少48.6mm。不利于玉米收获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收后果穗含水量变化 随着脱粒时间的推迟,郑单958果穗、籽粒和穗轴含水量随累积蒸发量增多同步直线降低,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图1)。籽粒含水量Wl=34.93-2.066E,r=-0.969**;穗轴Wz=82.20-6.036E,r=-0.963**;果穗Ws=44.29-2.961E,r=-0.979**。式中,E代表累积蒸发量。含水量穗轴明显大于籽粒。籽粒、穗轴和果穗含水量相互直线正相关,r=0.989~0.997**。随着时间的推迟,郑单958果穗脱粒用时趋于减少,即籽粒含水量越高用时越长。从图2可以看出:在籽粒含水量25%处有一个明显的拐点。当Wl25%,500g干籽粒(折合含水量14%)脱粒用时t=-11.30+0.552Wl,r=0.964*;当Wl25%,t=-0.81+0.156Wl,r=0.926**。由此可见,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