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咏月诗三首》课件北师大版.pptVIP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咏月诗三首》课件北师大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咏月诗三首》课件北师大版

一是说儿女年幼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二是说儿女年幼不理解母亲看月思念父亲的心事。 “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 1、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此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用换位思考法(对写法)来写,撇开自己从别人入手,以虚衬实。想象妻子在鄜州独对明月,痛苦挂念丈夫的情景,实际上是暗写自己在长安正独对明月,深切地惦念妻子。从妻子一方落笔,设身处地地替妻子着想,更深切地表现了对妻子的担心、思念。 2、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当想到以上情景,特别是妻子深夜难眠,为自己的处境而忧心时,诗人不免伤心落泪。诗人希望尽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诗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独看——双照 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3、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不对。诗中写个人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夫妇之情父子之爱 忧国伤民 悯时伤乱 (个人) (国家) 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 采用“借人映己”表现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反衬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扩展阅读:在古代诗歌中,还有不少像《月夜》一样采用借人映己、虚实结合诗歌,请你举一例来阐述。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高考题)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写得怎样?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坐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呆坐的“影”陪伴着抱膝呆坐的“身”,显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写得怎样? 作者主要通过借人映己表现手法,通过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来表现“思家”的。诗人从家人思念自己落笔,让对方思念自己的形象呼之欲出,仿佛他们就在自己眼前,由此可见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望月怀远的名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望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 导入新课 月亮,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文化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往古今来,它不但给人们带来无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7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