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关键词】小针刀;臭氧治疗;颈椎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254-01
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中老年多发,近年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1],本类疾病多以颈部疼痛、上肢麻木,颈项活动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中医学认为本类疾病多属“痹证”多因卫气不固而感风寒湿邪,经络受阴,气血瘀滞,西医认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髑,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是发生颈椎病的基本因素。近十年来国内外同行们不断探索,寻找更新、更有效的治疗颈椎病方法。我院骨伤科采用小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对保证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护理方面的探讨,现将我院2013年在我院治疗此病中的6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8―69岁。住院天数:最少6天,最多20天。针刀数:最少1次针刀治疗,最多四次针刀治疗。治愈率80%,显效10%,好转7%,无效3%。
二、护理体会
2.1手术前护理
2.1.1 严格掌握适应症,小针刀治疗也如其它治疗一样有其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如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无开放性治疗指征的脊髓型颈椎病为其适应症。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应为手术禁忌症。拍摄X光片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必要时做CT,MRI检查,为治疗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1]。
2.2.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顾虑,详细介绍针刀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必要时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最佳的状态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2.2.3做好治疗前皮肤准备,颈椎病备皮范围上至枕骨隆突,下至第三胸椎,左右分别至耳根部。保持手术部位皮肤清洁无破损,用肥皂水清洗2次。
2..2.4术前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肿瘤抗原、颈椎X线片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排除感染、发热、肿瘤、高血糖、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病人避免空腹以防引起晕针,做好治疗室的空气消毒及手术器械消毒,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
2.2术中治疗
患者取坐位,颈前屈,在颈3-6椎棘突根部两侧各取1点,颈3-6椎棘突上缘各取1点作为进针刀点,共取12点,用龙胆紫作好标志,常规消毒,铺巾,带无菌手套,取5ml注射器抽取液体(2%利多卡因300mg+生理盐水20ml配成稀释液)后于标志处局部浸润麻醉。取3号针刀,分别从棘突根部两侧标志处进针刀,针体与人体矢状面约成45度角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刺向椎弓板,当刀锋刺达骨面后,沿骨面向侧方滑动,当感觉刀锋遇到坡状骨性阻接时,说明已至椎骨的上关节突,沿坡面略向上移,即可探及关节间隙,旋转针体使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2~3刀。患椎下关节松解,方法同上。取4型号针刀,分别从颈3-6椎棘突上缘标志处垂直进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当刀锋刺达骨面后,调节针体与棘突间隙平行,切开棘突韧带2~3刀,保持刺入针刀深度距离黄韧带5mm以上。患椎下位棘间韧带松解,方法同上。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在C3棘突根部两侧各取1点为穿刺点,并用龙胆紫作好标志,常规消毒,取5毫升注射器抽取药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40mg+生理盐水2ml)于标志处局部浸润麻醉。再取长10cm的穿刺针,分别以C3棘突根部两侧穿刺点进针,针体与皮肤表面垂直进针,当到达骨面后,退针约1mm,回抽无鲜血,由穿刺点向各进针点分别注入40ug/ml的臭氧约10ml,注射过程中病人感酸胀,无麻痛等其它不适,拔针,按压针口1分钟至无出血。治疗处消毒后敷料包扎粘贴,历时约25分钟。治疗顺利,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将患者头扶正,颈托固定,患者安返回病房。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除密切观察生命征变化、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有无改善,加强颈部、双上肢功能锻炼(如甩臂、扩胸等)。
2.3.2 手术后应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伤口敷料如有脱落应及时更换,观察贴胶布处有无过敏现象。
2.3.3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颈后垫一薄枕,避免头部做旋转运动,保持中立位。2.4.4察看颈围固定是否松紧适宜,过松不起固定效果,过紧影响呼吸或压迫颈动脉窦而引起心跳骤停,观察局部有无皮肤磨损.必要时予以调整,随时观察治疗效果,如眩晕,麻木等症状改善情况。
3.出院指导
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