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关于中国文学评点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加强关于中国文学评点研究

应加强关于中国文学评点研究   [摘 要] 文学评点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批评样式,目前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仍多有缺欠。以明代《楚辞》评点的研究为例来看,相关书目著作的介绍中涉及较少,这些书目著作的主要价值停留在了为我们提供相关核查线索和参考信息方面;而《楚辞》评点在当代《楚辞》学科建设中的缺位,则直接导致了它游离于学者视域之外的结果。《楚辞》评点研究的这种滞后局面,亟待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文学评点;明代《楚辞》评点;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1)02―0085―05?お?   On Promot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ry Commentary??   A Case Study of ??Chuci?? Commentary of Ming Dynasty   LUO Jian??bo??   (Fudan University,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Being one of the most unique forms of literary criticism replete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literary commentary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ake ??Chuci ??commentary of Ming Dynasty as an example, there are few publications touching upon it and their main value only lies in some clues they have provided 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rification and reference. And the absence of ??Chuci ??commentary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Chuci?? directly leads to the grave fact that few scholar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field of study. Hence, it is high time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uci ??commentary. ??   Key words: literary commentary; ??Chuci ??commentary of ming dynasty; research on current and previous studies   ?お?   评点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样式,之所以称其独特,主要是因为在内部构成、外部存在以及所具有的功能上,它都有别于其他的文学批评形式。顾名思义,评点由评与点二端构成,就评而言,它可细分为眉评(批)、旁评(批)、夹评(批)、尾评(批)及总评等多项内容;就点来看,它也包括圈、点、截、抹等多种标划符号。“评”与“点”互相配合,并附著于具体的文学作品之上,评点的功能也就随之展开。在这方面,由于功能与侧重点不同,多种品“评”形式的结合,可以构成对对象从具体到宏观全面、严密的批评网络,而“圈点”符号的有效使用,则又能助益于这种批评功能得以进一步彰显。在多种学术因素长期的积累、熏染和影响之下,评点首先发端于诗文批评领域,之后又逐渐向小说、戏曲及其他文体扩延,大致在明代中后期,就迎来了它的兴盛局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评点兴起之后,只要稍微有些名气的作家、在不同时期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品,几乎都有相应的评点本问世,更不要说那些经过长期“筛选”、“沉淀”之后依然能够风行于世的“名家”、“名作”了,对于它们,则往往都是经过了反复品评的过程。因此,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财富的文献资料,亟需得到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而仅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对于相关评点本的整理和研究,则无疑能大大丰富相关作家、作品、批评史及接受史等研究的理论视域与内涵。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开始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关注,并产生了一些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但总体而言,关于文学评点的研究还是相对滞后的,而这一点又较为突出地表现在诗文评点领域。仅就《楚辞》评点来看,目前对其进行专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