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下、中二叠统界线研究-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论文.docxVIP

山东省下、中二叠统界线研究-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下、中二叠统界线研究-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论文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摘要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摘 要 山东二叠系是煤及煤成气重要的富集层位。国际二叠系三分后,随着能源开采的需 要,亟需进一步厘清研究区二叠系内部统的界线。本文以综合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 沉积学、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等方法对山东地区二叠系 典型区域鲁西南(菏泽)、鲁中(淄博)进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地层对比格架; 经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山东二叠系下、中统界线的初步方案。 本文首先针对研究区属于覆盖区与露头区进行地层对比研究较为复杂的局面,将研 究区前人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对二叠纪岩石地层进行清理,建立 了研究区岩石地层对比格架。 其次对研究区鲁西南(菏泽)二叠纪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孢粉化石进行了采 样,共分析样品 50 块,其中 36 块发现较多孢粉化石,经鉴定共发现 42 属 146 种。根据 孢粉化石在地层中的纵向分布规律及其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I.太 原组上部孢粉组合:Laevigatosporites – Granulatisporites ;II.山西组孢粉组合:Gulisporites cochlearius- Leiotriletes adnatus- Sinulatisporites sinensis,组合 I 中蕨类孢子含量平均为 75.0%,裸子植物平均为 3.79%,单缝孢 21.23%;组合 II 中,仍以蕨类孢子为主,但单缝 孢含量较太原组减少,其中蕨类孢子含量为 75.65-77.48%,裸子植物为 4.68-8.76%,单 缝孢为 13.76-19.67%。通过孢粉组合中主要属种的百分含量绘制了孢粉百分含量变化图 谱,建立了生物地层格架;并将本区孢粉组合的主要特征与华北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本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组合Ⅰ为早二叠世晚期,组合Ⅱ为中二叠世早期。 再者,根据孢粉特征恢复了相应地质时期的古气候,分析表明太原组与山西组孢粉 组合均属于中期华夏植物群面貌,不同的是山西组孢粉组合中代表真蕨、种子蕨类的单 缝孢数量较上一组合逐渐减少,而代表科达纲的裸子植物较上一组合较为繁盛,表明气 候较太原组趋于干旱。这种气候的变化进一步佐证了研究区早、中二叠世界线。 最后对鲁中(淄博)层序界面进行了分析,发现鲁中(淄博)山西组泥岩之底、太原 组上部 L 层灰岩之顶界(下、中二叠统分界处)位于层序 3 海侵体系域突发性海侵向海 退转化时,即沉积微相由潮坪相转化为泥炭沼泽相时。 关键词 下二叠统;中二叠统;界线;孢粉组合;古气候;层序界面;山东 ABSTRACT The Permian is an important enrichment horizon of coal and HYPERLINK /dict_result.aspx?searchword=%e7%85%a4%e6%88%90%e6%b0%94amp;tjType=sentenceamp;styleamp;t=coal-formed%2Bgas coal-formed gas in Shandong.With dividing international Permian into three series, as the needs of the energy exploitation , the boundaries of the internal Permian series is needed to determined immediately in North China.the Integrated Stratigraphy is treated as the direction by the author,the sedimentology,lithostratigraphy,biostratigraphy,sequence stratigraphy, climatostratigraphy and so on are selected to multiple classify and correlate the strata in the Southwest(Heze) and the central Shandong(Zibo),and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framework is builded,the Lower-Middle Permian boundary is confirmed preliminarily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tudy. Firstly,the study on the stratigrap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