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社会教育实践
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社会教育实践
摘要: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廖世承在担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时,带领学院师生开办社会教育,对学院所在地的文化、卫生、生产等事业的发展和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社教工作是国师智力、人力和财力的全方位付出,凸显了国师推广地方文化教育的中心地位,而廖世承的社会教育思想是国师社教工作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廖世承;国立师范学院;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7)05-0051-04
廖世承(1892-1970)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得勃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教育战线淬厉奋发、为国储才。在廖世承长达50余年的从教经历中,创办和建设国立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国师)的9年(1938年7月~1947年5月)是一段艰苦而又恢弘的岁月。而兼办社会教育是廖世承在国师办学实践的重要方面。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化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使学校成为社会教化的中心,颁布了《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要求大学各学院及专科以上学校“各就专长兼办较专门之社会教育工作二种以上”。国师以普及社会教育为己任,以教育实践为培养学生的途径,所做的工作远远超过教育部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教育扩充到校外,散播于民间,而学校本身……公开给社会,为社会大众所共有”。本文拟就廖世承在国师的社会教育实践作一历史回顾,并对其社会教育思想略加阐述。
一、蓝田时期的社教工作
1938年,廖世承受命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国立师范学院,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学院暂设院址于湖南安化蓝田镇,当年12月1日开学。学院在蓝田办学的6年,同时就是学院社教工作蓬勃开展的6年。
(一)社教工作在蓝田的起步
关于国师社会教育的启动,国师民教馆第一任主任薛炽涛曾撰文回忆,1939年2月“全院师生分赴附近各农村宣传抗战意义,唤起民众共赴国难。但因多数民众未曾受过教育,对于我们所宣传的,不能了解;同时他们又为饥寒所迫,无时无刻不在困苦中挣扎求生,对于身外一切,表示淡漠”。这次宣传给了国师师生一个宝贵的经验,即对于精神和物质两贫的民众,单靠宣传是不能唤起的,要动员全国民众共同挽救国难,必须普及民众教育,进而解决其生计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全国民众才能团结抗战,民族复兴才有希望,国师的民教工作由此展开。
国师开办民众教育是从学院内开始的,1939年3月3日先在学院内部成立了工警补习班,将33名院工和院警组织起来,分智、仁、勇三班上课,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工警班开课后,随即租借学院附近太平庵房屋开办第一民众学校,将报名的200多名学生分成5个年级上课,课本暂时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普通小学所用的国语、常识、公民和算术。由于民众人民校读书的要求非常强烈,人员非常多,1939年10月,学院叉在六亩塘租借一幢房屋开办第二民校,招收学生156人,分为三个班上课。年底,为了谋求教学更加切合民众实际,学院对于程度较高、愿意继续升学或是急于就业的学生,另开民校补习班,对其他学生则重新根据程度编班,并重新编订课本三册,发给学生使用。至1940年2月,公警补习班、第一民校、第二民校以及民校补习班学生合计达400余人,国师兼办社会教育有了扎实的基础。
国师社教工作的起步,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国师学生是社教工作的生力军。比如,工警补习班就是由各系同学代表钟兴悌等15人筹各的,开班后,钟兴悌是该班的教务主任,筹备组的其他同学就是该班的教师。第一民众学校开办时,王隐雄同学担任教务主任,薛国安同学担任训育主任,颜克述等29名同学担任各班教师。第二民众学校开办时,颜克述为教务主任,梁尚彝为训育主任,李庭梧等11人为各班教师。民校补习班开办后,黄中乾为教务主任,唐炳昌等9名同学为各班教师。民校学生的课本也是张斌等同学编写的。第二,国师教职员是社教工作的坚强后盾。国师教职员对社教工作的支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民校和补习班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有教职员给予指导;二是,民校的各项大型活动都有教职员出席和训话;三是,社会教育开办的最初半年并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学生书籍文具和其他经常费用,全部由以廖院长为首的25位教职员按月捐助。第三,国师的社会教育并不仅仅体现为基本知识和爱国观念的灌输,而是很快就切入了民众生计,训练民众的生产技术。最先开办的生产事业有农场种植和养殖、豆腐厂、贩卖所和粉条厂4种事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生产,离校后则拥有一种可以谋生的技能。
(二)社教工作在蓝田的发展
为推进和推广社会教育,国师于1939年底成立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廖院长亲任主席,敦聘任孟闲、汪德耀、孟宪承、罗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