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今边疆地区环境史视野下瘴研究辩析
当今边疆地区环境史视野下瘴研究辩析
摘要:环境史是当今史学研究中的热门。在对边疆地区的环境史研究,尤其是在对“瘴”的研究上,很多学者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但在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往往持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取向,违背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在论证过程中,其逻辑思维本身是矛盾的,得出的结论不少与科学原理、生活常识相悖。
关键词:边疆地区;环境史;瘴;史料运用;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077-12
在环境问题曰益突出的当代,环境史研究无疑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热门,其相关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由于史料中有关“瘴”的记载极为丰富,且存在的时间长达近两千年,很自然成为边疆地区环境史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十余年来,众多学者倾力研究,或侧重于瘴的名称及含义解释,或侧重于瘴区的历史变迁,或侧重于从疾病医学角度以及文化学、传播学、地理学、景观学等角度来研究瘴,已取得了不少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成果。在这些成果中,颇值得指出的是张文的《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和张轲风的《从“障”到“瘴”——“瘴气”说生成的地理空间基础》③两文。前者认为瘴乃古代的文化概念而已,是统治者对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地域歧视的重要表现。后者主要从词的释义角度考证了“瘴”字的演变过程,认为瘴的广泛使用,体现出中原汉文化的强烈意识。但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少研究者往往以一种先人为主的思维取向从事研究,在史料的分析与运用上,违背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以致在研究中常出现逻辑自相矛盾的现象,这一现象是颇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在“瘴”研究已持续一段时间并取得相当成绩的情况下,很有必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争鸣,才能推动“瘴”研究向纵深发展。在此,笔者对于瘴气、瘴疠等历史名词、概念不作具体的辨析,只从史学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近十年来以边疆地区环境史为视角的瘴研究,阐述自己的一孔之见。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尊重诸多学者所付出的努力,所提出的不同见解,丝毫没有贬低已有成果之意。只是从反向思维的角度。对现今的瘴研究进行必要的学术争鸣。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瘴”研究中的史料运用问题
众所周知,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史料就没有史学。近世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就曾明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④在这一问题上,西方学者也持相同的论点,认为“没有史料,没有历史”⑤。在史学研究中,史料正确与否,不仅决定史学研究结论的正误,同时也决定着研究本身的价值。中国史料浩如烟海,又往往真伪并存,故史学研究对史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忠实、准确。在征引史料前,对史料本身进行必要的考证,信而后引,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但近来的边疆地区环境史研究,特别是对“瘴”的研究上,不少研究者却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数端:
1 盲信所谓的原始记载。直接引用明显具有逻辑矛盾的史料
关于“瘴”的最早记载,一些学者认为出自东汉,《后汉书》是首部记载瘴的正史。⑥仅《马援传》中就有3处明确提到瘴。其一是记载马援南征交阯,斩征侧、征贰,班师回朝。因其有功,东汉封其为新息侯。马援于是“击牛酾酒,劳飨军士”。在宴会中,马援谓官属曰:“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又言“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这里显然是指瘴气,瘴气的杀伤威力已然超过了手持武器的敌人。其二载“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其三,云阳令朱勃上疏为马援伸冤,声称“窃见故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其中尤以马援声称的“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为后世津津乐道,奉为圭臬。以此为发端,有关瘴的记载才逐渐多了起来。先不论此条史料存在的问题。即使为真,也只能说明东汉时期在交阯才有所谓的“瘴”存在。然而。让人不明白的是,何以自东汉后,瘴气会蔓延到交阯以外的整个中国广大南方地区?所有的研究者对此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仅从《后汉书》记载的这条史料本身看。至少也是存在明显问题的。笔者认为:这条史料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自相矛盾,缺乏可信度。试想,按马援描述,交阯的瘴气是如此之毒,能够“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说明是近距离观察了。问题是在弥漫着巨毒的“瘴气”熏蒸之下,既然飞禽之类的生物,立刻堕毙水中,而同样作为生物体的亲历者,又怎么能安然无恙?更何况马援叙述此事时,是在犒劳士卒的宴会上,也就是说纯属酒后“真言”。酒饱饭足之际,对部属吹嘘一下自己的战功,与所经历的危险故事,本是一种正常行为,但却不能将这些酒后真言当作信史看待。在他之后,其他人所提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0第十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赛课】E8辽宁-胡世龙-教学课件-函数的奇偶性.pptx VIP
- GB T 15408-2011_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催化作用基础》第八章 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与催化氧化反应.pdf VIP
- 绩效管理工具简析绩效管理工具简析.doc VIP
- 造纸领域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撰写.pdf VIP
- 环保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制度.docx VIP
- 一种三维成像探地雷达系统.pdf VIP
- 游艇码头设计规范(美国国防部)---译文.doc VIP
- 2023年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共18个附表,带公式链接自动计算,操作简单)--银行贷款或债券用.docx VIP
- 【2020第十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赛课】F3北京-刘嘉-教学课件-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