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小儿脱被征中医证型研究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小儿脱被征中医证型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脱被征”的中医证型及其分布规律,为对小儿“脱被征”防治提供客观的辨治规律依据。方法对具有“脱被征”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中医四诊信息,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聚?分析。结果小儿“脱被征”的中医证型主要是上实下虚或上热下寒,心肝郁热,脾胃蕴热,脾失健运4型。结论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小儿“脱被征”证型分析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对临床辨证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脱被征;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33-03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CM syndrom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pediatric “off-quilt sign” and to provide an objectiv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off-quilt sign”. Methods: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o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off-quilt sign” and the four diagnosis information of TCM was collected to make cluster analysis by using spss19.0 software. Results:The TCM syndrome types of the pediatric “off-quilt sign” were mainly due to upper deficiency and lower excess or upper heat and lower cold,heart and liver heat accumulation,spleen and stomach intrinsic heat and dysfunction of spleen in transport. Conclusion:Clustering analysis is a scientific,objective and practicable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syndromes in pediatric patients and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Key words】off-quilt sign,TCM syndrome type,cluster analysis
小儿“脱被征”[1]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经常脱离被褥覆盖的现象。其直接结果是使小儿失去保暖御寒防护,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研究显示[2],“脱被征”与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汗证、睡眠障碍等有密切相关性,其中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重要原因;另外频发性脱被亦大大增加了家庭护理难度及育儿成本,因此对“脱被征”的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医辨证调治是纠正“脱被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先进、科学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归纳出小儿“脱被征”的中医证型及其分布规律,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选择:选取瑞康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和病房住院患儿及接受体检保健儿童并符合以下纳入标准者。调查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月。
1.2诊断标准参照小儿“脱被征”文献拟定[2]①小儿在睡眠过程中身体脱离被褥覆盖。②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③直接原因可以是手掀足踢所致,也包括身体翻滚等动作行为所致。④可以是长期或阶段性或短期(一般1周以上)的行为。⑤每周有2次或2次以上脱被行为。符合以上条件即可诊断为“脱被征”阳性;程度分级依据:①轻度:每周有四个晚上或每周有8次以下“脱被”现象者;②中度:每周有5~7个晚上或每周有9~15次“脱被”现象者;③重度:每周有16次以上“脱被”现象者;病程分级依据:①短程:已发生2周以内者;②中程:已发生2周以上、4周以内者;③长程:已发生4周以上者。
1.3纳入标准①符合“脱被征”诊断标准的患儿。②年龄在8个月~7岁。③排除有先天性疾病、慢性全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者。④家长愿意配合调查者。⑤家属了解患儿情况者。
1.4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8个月或大于7岁者。②合并有先天性、遗传性及慢性疾病者。③家属不愿意配合调查者。④家长不了解患儿情况者。
1.5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