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质雷达检测沥青路面厚度研究.docVIP

应用地质雷达检测沥青路面厚度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地质雷达检测沥青路面厚度研究

应用地质雷达检测沥青路面厚度研究   摘要: 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是道路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无损检测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破坏性试验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地质雷达的理论和其在沥青路面厚度检测的实体工程中的应用,对这种无损检测路面厚度技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误差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在沥青路面质量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Abstract: Pavement layer thickness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on road quality contro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ological radar theory and its use in asphalt pavement thickness testing of physical engineering, pavement thickness of thi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error caus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detec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quality.   关键词: 地质雷达;沥青路面;误差分析;波速验证   Key word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asphalt pavement;error analysis;wave velocity test   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4-0117-02   0 引言   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on Radar简称GPR)检测技术以其高采样率、无损检测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钻芯取样法而得到广泛应用。在沥青路面检测中,理论上该方法配合少量钻芯就可以有效地了解公路结构及地层的变化情况,能准确地提供面层和基层厚度变化的真实情况[1-3]。   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经过钻芯与雷达的对比发现,采集数据的不稳定和误差常常影响着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快速大量得采集数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通过大量实验路段数据的实践分析,选取有代表性路段进行全流程细化研究,从检测规范流程和数据处理方面探寻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影响数据的关键点。   1 工程实例分析   GPR在辽宁省内公路结构层厚度检测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根据两处实体工程(S311营大路K0+700~K14+265段;S102沈盘线K37+000~K43+000段),采用瑞典MALA地质雷达(RAMAC/GPR)进行探测,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为:①2300MHz非屏蔽天线,天线间距0.04m,主要用来探测面层厚度。②800MHz屏蔽天线;天线间距0.14m,主要用来探测基层厚度。记录时间、叠加次数和采样率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1.1 营大路试验段分析   表1是营大路波速验证表,检测了双向四车道,面层厚度测量采取十字法取平均值,本检测路段采用单点标定法来计算波速。   从A上行1车道可以看出,BSXX1点与BSXX2点相距2公里左右,沥青面层厚度相差0.55cm,波速相差0.055m/ns,车道上3点的平均波速来验证单点误差在3mm左右,而BSXX3距离BSXX2点相差6公里,面层厚度及相应计算的波速差均较大,利用平均波速来验证此点单点误差为17.5mm,误差较大;B下行1车道中,BSXX4与BSXX5相距2公里,面层厚度相差1.325cm,波速相差0.43m/ns,平均波速下单点误差明显超过3mm。同样C上行2车道面层厚度差异大,波速及平均波速下单点误差远大于3mm,不可共用波速;D下行2车道,相距2公里,面层厚度相差不大,平均波速下单点误差小于3mm。   通过以上可知,①如果路面结构形式,材料类型及路面施工质量的变异性相同,2公里内采用单点标定波速的单点误差可以控制在3mm以内;②面层厚度的差异对与波速的计算影响较大。   1.2 沈盘线试验段分析   试验段为S102沈盘线K37+000~K43+000间,波速验证采用2300MHz天线拖地式检测方法,为多点标定,在路面上选取层位清晰的一段路面,标记5m的距离。并在5m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