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电流条件下开关电流镜失配补偿及其在CAB中应用
微电流条件下开关电流镜失配补偿及其在CAB中应用
摘要:提出了一个高精确、可工作在非常微弱电流的开关电流镜电路,采用一种可以自动调整镜像MOS管栅源电压的方法进行失配补偿,可实现因物理参数失配造成输出误差的补偿.根据可重构模拟单元CAB的设计需要,提出了双相位多输出电流镜及其失配补偿电路,讨论了工作时序与可编程开关的一体化设计.所提出的设计对于20%的失配只产生小于1%的误差,电流范围1 nA~1 μA.该电路可以使用CMOS单晶工艺实现.给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设计.
关键词: 电流镜;电流控制;CMOS电流; 可重构模拟单元; 可编程开关网络
中图分类号:TN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974(2016)02-0119-05
开关电流(Switched Current SI)电路由存储单元、不同工作相位控制开关以及电流镜电路构成,实现对电流信号的处理,具有较强的低功耗工作潜力,兼容标准数字CMOS工艺.理论上,SI技术有着种种优势以取代开关电容技术.然而,在现实应用中,由于CMOS电流镜的几何、跨导等失配特性使得SI电路在精度、速度和线性等方面受到限制,必须采用各种补偿电路以及更有效的电路设计方法[1].目前广泛研究与应用的SI技术都是以第二代SI(S2I)电流镜电路为基本模块的[2-6] .然而.改进后的结构其存储的精度对在存储节点注入电荷非常敏感,因此电荷注入限制了这种电路的实用性.另外,采用浮栅技术补偿失配参数的方法也有报道, 如采用低功耗class AB 栅极接地存储电路来构成CAB[7-9],用栅极接地技术减少输入输出跨导比误差.但这样的补偿电路的实现需要双聚工艺.Chris Taillefer 提出栅源电压补偿方法[10],只针对基本电流镜结构,对于多相位开关电流结构未作讨论.此外,当通过晶体对管的电流减小时,失配的效果会变得更加明显.如果一个电流镜的晶体管是在弱反模式下,失配可能会导致电流镜故障[11-12].因此,如果一个电流镜需要采用弱电流驱动工作,如传感器或低功耗操作,就必须在电路中采用补偿方法消除或减小失配效应.本文提出的SI电流镜电路可以有效地补偿晶体管的参数失配.该电路在几何不匹配达到20%的情况下,镜像输出电流误差小于1%,且可工作在一系列非常微弱的电流条件下.
1SI电路原理及失配
因此,SI电流镜运行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晶体对管的匹配程度.然而,因硅材料的非均匀物理参数导致的晶体管不匹配是不可避免的,产生的电参数的变化,往往是很弱的弱相关.两个相同设计的晶体管由于物理参数的变化,如氧化层厚度和掺杂浓度,可能产生20%~30%的特征失配.
2补偿电路原理
5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开关电流镜失配补偿方法,采用单独调节栅源电压补偿晶体对管跨导失配,从而获得一致的输入输出电流.提出了一种在极端电流情况下可以运行的电流镜电路,对于20%的失配可以获得1%的精度匹配.基于输入输出间的负反馈电路,各类变量如几何尺寸、偏移、阈值电压等产生的误差都将通过负反馈有效抑制.电路可以很容易地采用单聚CMOS工艺实现.
参考文献
[1]SAETHER G E, TOUMAZOU C, TAYLOR G, et al. Concurrent self test of switched current circuits based on the S2I-technique[C]//1995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Vol 2. New York: IEEE, 1995: 841-844.
[2]LONG Di, HONG Xian-long, DONG She-qin. Optimal two-dimension common centroid layout generation for MOS transistors unit-circuit[C]//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Vol.3[J]. New York: IEEE, 2005: 2999-3002.
[3]YANG S H, KIM K H, YOU Y, et al. A novel CMOS operation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 based on a mobility compensation technique[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Systems II: Express Br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