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洲木雕与中国界画中房屋建筑比较研究
徽洲木雕与中国界画中房屋建筑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中国界画主要描绘皇家的宫殿楼阁,徽州木雕则在图案中刻画了民间的房屋庭院,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居住生态平衡观念和不同的艺术表现特点。文章以比较研究的手法,以新的切入点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界画 徽州木雕 生态平衡观念 艺术表现特点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经商的徽州人遍及全国,号称“无徽不成商”。富甲天下的徽商纷纷回乡置地、建房,在房屋建设上倾注了巨大精力,花费了巨大财富。在青山绿水中,富商之家隐居其间,古村中,名宅大院比比皆是。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礼,在雄厚财力的支持下,非常重视室内的装饰,徽派民居的木雕装饰正是其建筑的精华。民居的木雕充分利用室内梁柱、阳裙、门窗、板壁、天花等各个部位,巧妙布局、精心构思,竭力营造出一个朴素而不乏精致的家居环境。木雕图案题材多样,主要取材于历史典故、传统故事与日常生活场景等,故事中人物居住活动的房屋建筑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内容。木雕建筑图案有商贾富户的重重庭院、普通农民的平屋小院,还有牌坊、路亭、草舍、高塔、回廊、桥梁等多种建筑样式,并且运用透雕、高浮雕、浅浮雕与线雕刻等形式将这些房屋建筑结构刻画得准确精致、造型生动,既表现了建筑本身的结构质感,也营造了人物故事的环境氛围。
中国绘画中有以房屋建筑为主要表现题材,以界笔直尺为独特的绘制工具的画种,古代绘画史著作叫“宫室”或“屋木舟车”,现代绘画史称为界画。徐沁在《明画录》中说:“画宫室者,胸中先有一卷《木经》,始堪落笔。昔人谓屋木折算无亏,笔墨均壮深远,一点一画皆有规矩准绳,非若他画可以草率意会也。”界画本是建筑工匠当时的建筑图样,后来逐渐融入了山水画的元素,将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绘画融于苍松翠柏之间,高山大川之下,表现房屋建筑与天地自然和谐的相处,体现出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观念。
同样是表现房屋建筑,徽州木雕建筑图案多表现平凡朴素的民房庭院,代表着民间样式;界画绘制的建筑,以重门叠户的宫殿庙宇为主,代表着宫廷样式。下文笔者将探讨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与差别。
一、相似的居住生态平衡观念
人类本身就存在一种喜爱自然山水的态度。东晋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人与山水在心灵深处的交融共鸣。宋人苏轼在黄州东门外――东坡故营地筑雪堂一所并咏词道:“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苏轼在雪堂中可以听“泉鸣”、见“北山”、望“亭丘”,其居住的生态环境堪称完美。中国民间一种普遍的民俗观念“择地”,就讲究居住要选择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的地方,这样一种“风水观”就表现了人对良好居住环境的追求。风水重“气”,“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可见,宅居风水与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徽州地处皖南丘陵山区地带,山多地少,徽派民居避地窄小之弊端,多造二层和三层楼房,民居建筑和周围山水环境融合成一体,在民居院落中种植树木花草,安置假山盆景,引入山间活水穿流于自家门庭影壁之间,使人与自然亲密无间。
安徽省黟县塔川村,坐落在山窝中,呈梯级布局,故名塔川。全村古木参天,花木飘香,酷似桃源幽境。吴氏老屋“积余堂”的木雕尤其精彩独特,堂中有16块莲花门腰板木雕图,是依据16首《千家诗》中唐宋诗意设计制作,木雕图案中不论是青砖黑瓦的庭院,还是农耕人家的茅屋草舍,都被环抱于绿树青山之中,描绘了人们田园诗意般的居住生态环境。
《绘事微言》云:“古人画楼阁,未有不写花木相间、树石掩映者……”
界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建筑与山水融合在一起,既呈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样式与建筑的环境,也体现出他们的居住生态平衡观念。元代画家李容瑾《汉苑图轴》描绘了规模巨大的楼阁殿台,回廊水榭,建筑依山傍水,四周树木繁茂葱郁,胜似仙境。界画中那些宫殿楼阁,虽然与普通老百姓简陋的民居截然不同,但两者对理想居住生态环境的追求是一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自然高于人,人应该顺从自然,这意味着建筑只是人与自然之间交流共鸣的一个媒介物。一方面,建筑应该融入自然环境,不与环境相冲突;另一方面,屋宇楼台跟自然环境一样,都是为了使人摆脱世俗生活的羁绊,获得身心的安宁和舒适。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现代大都市的新鲜空气的缺乏和洁净水源的不足,以及噪声、电磁波充斥域内,环境污染严重,人的居住生态环境情况日益恶化,人在征服自然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同时,也觉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而古代民居建筑与自然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必然更能激起今人的怀旧感。
二、不同的艺术表现特点
1 不同的空间形态
界画绘制于平面的绢本之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