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练太极拳体会和收获
慢练太极拳体会和收获
本人48岁时开始学练24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后来又自学了八九套拳和三套剑。60岁时凭拳师证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在桂林市老年大学拳剑班任辅导员,带出了好几批学员。后来自己逐渐对传统太极拳产生了兴趣,感到自己以前习练的拳剑套路似乎重外形而轻内涵,遂决定退出老年大学,专心习练传统套路。近十几年来为学好传统套路,除研读古典拳论、名家拳书和观看名家光盘外,我还先后跟随好几位功底深厚的师傅学拳。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我认识到学好太极拳要内外兼修、神形兼备,关键在于练好基本功和领会拳中要领。为练好基本功,从那时开始,我就经常站无极桩、混元桩,同时在习练弓步桩、虚步桩,走好太极步等方面下功夫。太极拳内在的感觉,包括人体生物电的产生,以及内功、内气、内劲在身上手上的反映,也都是在练基本功中产生的,要把桩功中领悟到的东西带到拳架中去。
有位年轻的拳友,先学了传统杨式拳,后来又在高手指点下学了传统吴式拳,几年时间就练出了异乎寻常的太极功夫,他曾与练空手道的日本人和两位美国陆战队队员过招,均战胜了对手,让对手无不惊叹于太极的神奇。他把自己悟到的太极拳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拳友,使大家受益匪浅。他说保守没有出路,只有相互交流才能共同提高。我写的这篇文章,也首先得到他的支持和肯定。我曾师从于一位专教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师傅,他既能演示出杨式拳的真形实象,也能讲清拳中要领。另有一位具有听劲水平的师傅,时不时带我推手,教我怎样更好地放松,要求我在?^向上领起的同时,节节放松,直松到脚底,并要我把推手中的感觉带到拳架中去。还有其他一些拳友,只要看到我的毛病,就主动指点我。拳友们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们。正由于有明白师傅的热心指点和拳友们的相互帮助,才使我逐步练出了“太极味”,这种“太极味”在同行们看来,就是动作松柔自然,似行云流水,劲力连绵不断,自我感觉轻松自然、连贯圆活、气血充盈,松、稳、慢、匀,样样都有,此时津液满口,体内舒适。
国家一级武术教练曾乃梁说过,太极拳具有健身、修身、医身、乐身和防身五种功效,涉及哲学、力学、中医学、兵学和美学五大领域。太极拳涉及这么多领域,加上几十个复杂的动作、众多的要领和无过不及的“度”,如果不通过缓慢均匀的练习,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其精髓的。我起初不明白太极拳的内涵,也不知道怎样掌握其要领,学拳学剑,只模仿外形动作,学了一套又一套,只求数量和多花样多,没有在练拳质量和内功上下功夫。近十年来,我舍掉了原学的十几个拳剑套路,专门练传统杨式85式这一套,反而觉得有学不完练不完的东西,不断有新的收获,也逐渐体会到缓慢均匀地慢练比快练和跟随音乐行拳的效果更好,归纳起来,有以下好处。
一、慢练有利于领悟太极拳立身中正安舒、全身放松、节节贯穿、上下贯通等精髓。克服快练时容易出现的上体不正、前俯后仰、左右晃动、肢体僵硬等问题。有位太极高手说,中定放松是太极拳入门的基本要求。按我的理解,“中”就是立身中正,上下一条线;“定”就是身躯不能随便晃动,要定得住;放松是太极拳的灵魂,从心意到肢体,里里外外都要放松。然而在明白了这些之后,要做到身知体悟,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习练过程。我年轻时就有点驼背,生理上的缺陷一直妨碍我掌握立身中正的要领,为此,我不论习拳练功,还是日常坐立、行走或看书写字,都注意头正身直、尾闾中正,慢慢地腰身比过去直了很多,现在是老头了,反倒几乎不怎么驼背了。过去窝胸驼背,习惯性低头,“神”提不起来,现在头往上领,精神有了,身直了,也就中正安舒了。
二、慢练有利于腹式深呼吸。即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中明确指出:“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在《新编太极拳全书》137页中对呼吸的论述,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拳友中也有各种不同的练法,有的主张有意识气沉丹田,有的主张意守丹田,有的主张自然呼吸不用守,还有的主张似守非守。我本人的体会是,初练时以自然呼吸为好,动作熟练后,待能缓慢均匀全身放松地练拳时,意念中只要稍有松口气之意,就能由自然呼吸过渡到腹式深呼吸,此时丹田似守非守,身上手上都会有内气充盈之感。凡脚底、身上、手上出现的发热、发麻、发胀、蚁爬等,都是应该伴有的正常感觉。
三、慢练有利于分清虚实。稳定下盘。杨澄甫强调“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我的体会是,如果把中定放松当作入门的第一步,那么,下盘功夫就是第二步了。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下盘功夫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基础不牢,就如空中楼阁,见风即倒。那么怎样才能练好下盘呢?我自编了一首口诀:“两眼平视静心身,提顶吊裆腰胯沉,实腿支撑稳如柱,虚腿迈步才轻灵。”所有跟我学拳的拳友,我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08K507-1~2、08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pdf VIP
- UV固化灯.pdf VIP
- 第二单元 第5课《网络协议分层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docx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生态学》第5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docx VIP
-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pptx VIP
- 一种梁板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pdf VIP
-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对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与公平性的探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