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黄颜色词的文化义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白、黄颜色词的文化义研究   摘要: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在汉语词汇中颜色词是非常特殊的一类。因为它除了具有基本意义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义。本文拟以红、白、黄为例,深入探讨汉语中这三种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基本颜色词 基本义 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82-02   汉语颜色词由于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而具有便利性和抽象性,“人们可以用带颜色的词来描述和翻译颜色符号的能指和所指。”①美国语言学家C.伯恩和M.伯恩在《文化的变异》中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表现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是视觉中最富有感情化的因素,具有瞬间唤起视觉注意与情感共鸣作用。”汉语颜色词传承了“美感中的大众化”的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拟以“红、白、黄”三种颜色词为例,探讨其文化内涵义。   一、红色及其文化渊源、内涵   (一)“红”的词义解说   如今我们所说的“红”在上古被称为“赤”。《说文》中解释道:“赤,南方色,从大、从火。”可见其本义是火红色。《说文》中对“红”的解释为:“红,帛赤白色也。从糸,工声。”②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古汉语中,“赤”比“红”要使用?l繁。渐渐地,“红”逐渐取代了“赤”。现代汉语中的“红”泛指所有的红色。   (二)“红”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   中国是个尚红的民族,早在商周,汉族的尚红意识便确立。战国至秦汉,阴阳与五行、五色结合起来,把代表“五行”的“五色”定位为正色,“赤”作为正色,象征尊贵。汉代以前,“红”的使用频率还很低。西汉以后,“红”才具备了“赤”的含义并成了赤的同义词。隋唐时红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唐代以袍衫色区分官员的等级,三品服紫,五品以上服朱,据此,“红”才开始有了尊贵义。从明代开始,“红”被老百姓赋予了喜庆的内涵。清代以后红色在民间已占据了主导地位,象征着喜庆、吉祥、美好,至此中华民族就传承着尚红的习俗。   色彩词在不同语言中内涵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它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红”作为国色,是人们最早认知的颜色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影响深远。红色作为汉民族象征性的符号,其文化内涵渗透在今天社会和政治的方方面面。   首先,汉民族有着非常强的辟邪驱疫的心理,表示喜庆、吉祥、美好的事物常用“赤、朱、丹”等红色词来形容,比如:本命年人们穿红衣红袜,过年送红包都映射着人们驱避灾祸的心理。但渐渐的,老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给红色赋予了更强的喜庆意义,比如过年贴的“春联”最早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当时的桃符是刻在深红的桃木板上,又书写有“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而具有祈福纳祥的意义。在现代生活中,红色也是大喜的日子中不可缺少的装饰色,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仕途高就、佳节来临都要用到红色,尤其是在中国的婚礼中,新郎新娘要佩戴红花,洞房要贴红喜字,还要点红烛,挂红灯笼,新人要一起走红毯等,在中国还有“无红不婚礼,无红不喜庆”的说法,这些都反映着汉民族尚红的文化心理。   其次,在封建社会红色主要供贵族使用,代表着权势。如:“朱批”指皇帝在奏章上的批示;还表示顺利、成功如:“红人”指成功、受宠信和重用的人;“红运”指好运气,很走运。   此外,红色在中国还表示革命、政治觉悟高,这一象征义由苏联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中国的国旗和党旗都是鲜红色的;中国的小学生要系“红领巾”,红色在中国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由此也衍生出了一大批词语,比如:“红军、红歌、红宝书、红色司令部”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革命意义已逐渐变淡。并且由于外文化的输入,也出现了“红灯区”等贬义内涵。另外西方社会中红色的“危险、警告、静止”的文化内涵也存在于中国的现代社会中。   二、白色及其文化渊源、内涵   (一)“白”的词义解说   白,《说文解字》解释为:“白,西方之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一,二阴数。”③现代汉语颜色词中,白族词的语义最为丰富。现代汉语词典中,“白”本义解释为:与“黑”相对,像霜或雪的颜色。其引申义为(1)白色或近似白色的东西;(2)光亮,明亮;(3)清楚、明白;(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5)没有效果,徒然;(6)无代价,无报偿;(7)象征反动;(8)指丧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蔑和不满。④   (二)“白”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   汉语的白色内涵义十分丰富,但以凶丧反动义为主,而以纯洁美好义为陪衬。本文拟以白色在中国的几种特殊内涵义予以说明。   早在先秦时代,天灾人祸的吊丧时就有行凶礼、穿丧服的规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