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刘禹锡的论说文
摘 要: 刘禹锡的论说文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独到的哲学见解,在艺术上具有吐辞多讽托幽远、善于引用典故、风格简洁洗练等特点,在中唐及其以后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刘禹锡 论说文 唐代文学
在名家辈出的唐代文坛,刘禹锡以其雄健豪壮的诗风耸动于当时,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古文运动家,刘禹锡创作的散文作品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刘禹锡在《祭韩吏部文》中曾说:“子长在笔,予长在论。”[1]认为韩愈擅长有情采的记叙文,而自己擅长议论文。在他237篇散文作品中(根据陶敏和陶红雨的收集整理,不包括《陋室铭》在内的13篇尚待进一步考证的作品),论说文共有18篇,即《辩迹论》、《明贽论》、《华佗论》、《天论》三篇、《因论》七篇、《辩易九六论》、《观博》、《观市》、《论书》、《名子说》,这些论说文既是他散文创作的精华,又是他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研究刘禹锡的议论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刘禹锡及其散文创作。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对刘禹锡的议论文进行分析。
一、刘禹锡的论说文的主要思想内容
“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迹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2]。考察“论”这种文体,主要是把是非辨别清楚,不仅对具体问题进行透彻的研讨,而且深入追究抽象的道理,更把论述的难点攻破钻通,深入挖出理论的终极。刘禹锡针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各种社会积弊尤深的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用人主张,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一)刘禹锡的政治主张
1.政治声誉和管理实效并重
针对藩镇割据、战乱频频,方镇首领各自为政,选用亲信爪牙充任地方长官,“子视卒而芥视民”、“鸷其理而蛑其赋”,残暴对待百姓、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能背井离乡流亡在外的社会现状。刘禹锡在《讯?m》中,通过徐州流亡百姓在听说新任节度使曾经是一位能够打击豪强、仁政保民的好官的消息后便纷纷携幼扶老奔赴家乡一事,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政治上的“声实”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处理政治上“声”与“实”的关系时应从具体的客观实际出发,当政治局势还比较安定时,如果政令松弛,百姓违法,就应该采取“实先声后”的办法,严格执行法律,大力加强治理,努力建立起良好的政治实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政治声誉;当政治局势处于混乱状态、老百姓流离失所时,就应该采用“声先实后”的方法,需要先用政治声誉感召百姓,使他们的心先安定下来,再对他们进行教化管理。然而要想通过做出政绩获得政治声誉,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把政治上获得的声誉做到名副其实,就要一以贯之,坚持到底。
2.继承和变革同行
针对中唐社会积弊深重、“永贞革新”以失败而告终的社会现实,在《鉴药》一文中,他通过医生“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的医治措施喻为政之道,告诫执政者切不可“循往以御变”,因循守旧,不思改革。认为执政者治理国家跟医生用药治病一样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适宜的措施。当社会呈现出积弊深重的状况时,应该“用毒以攻疹”大胆地采取一些改革措施,革除其弊政。在社会积弊有所改善的时候,应该“用和以安神”采用一些比较缓和的措施维持其稳定,强调“变”和“革”在为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然,他所强调的这种“变革”并非是对过去的一概否定,事实上刘禹锡在强调“变革”的重要作用时,也在强调合理地继承。这从他的《辩迹论》可以看出,在文中他提出了“非必变”和“审所当救”的观点,所谓“非必变”即指合理地继承,就是强调在对代旧的政治措施的态度上,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盘推翻,而是应该“审所当救”,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变革。
(二)刘禹锡对选人用人的主张
1.择贤用能的选才观
针对中唐在选贤任能上存在的问题,刘禹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在《原力》一文中他针对中唐“文教失宜,武臣用奇”的社会弊端,通过对宦官的力士仅仅因为力气很大就能名声显赫而那些怀才不遇的贤才却只能默默无闻,沉沦下僚的对比描写,指刺时弊,抒发怨愤。在《说骥》中通过一匹良马在不识货的主人那里以“常马蓄之”和在识货的主人那里以“宝马蓄之”后的巨大反差,发出“宝与常,在所遇耳”的感叹,以此说明能否择贤用能的关键在于执政者能否识别人才,而不在于有无人才。
2.惜才养才的爱才观
在《华佗论》中刘禹锡以华佗和孔融那样难得的人才最终却遭曹操冤杀的历史惨剧对那些“执生死文柄,用一恚而杀才能”的执政者予以指责和规劝,希望执政者能以史为鉴,“宽能者之刑”,爱惜人才;在《叹牛》一文中,刘禹锡则借牛喻人,通过牛的不幸遭遇指责“所求尽,所利移”的用人之道,表达自己对功臣、贤才“用尽身贱,功成祸归”的悲惨结局的无尽感慨。在《辩迹论》中,刘禹锡更是借流俗对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件.pptx VIP
- 6SR550 NXGPRO+ 中压变频器通讯手册A5E50226719J_NXGpro+ Communication Manual_Chinese.pdf VIP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中数学同步高分突破讲义(人教A版2019)1.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操作手册.pdf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韩琦《次韵答致政杜公以迁职惠诗》.docx VIP
- 军队文职思维导图:公共科目基础知识-非法.pdf VIP
- 冬季施工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依据.docx VIP
- 儿童财商启蒙课课件.pptx
- 最新民宿劳务合同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