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医师组织协助义务框架中的客观归责与信赖原则
关键词:医师;医疗过失;信赖原则;社会分工;客观归责;共同过失
摘要:客观归责如何在医师组织协助义务框架中得以适用,是困扰刑法理论及其实务的一道难题。在组织医疗分工行为中,为防止医师及其辅助人员出现技术性瑕疵之危险,医师必须有效履行组织与协调义务。若没有组织分工与彼此协调,而病人因此出现危害结果,相关医师就无法主张信赖原则并以此排除其行为客观归责之判断。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6-0096-06
On the Objective Imput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Reliance in
Medical Organizations Obligation to Asist
LIU Yueting1,2
(1.School of Law,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Munich, Munich 80539, German)
Key words: physician; medical negligence; the Principle of Reliance; division of labour; objective imputation; joint negligence
Abstract: How the objective imputation in medical system can be used in vertical organiza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criminal law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reliance is analyzed during the 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In other words, whether the behavior of doctors can meet the principle of reliance depends on the doctors effective fulfillment of the oblig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Based on the German medical criminal judicial practice, the author further discusses the obligations in the medical behaviors. The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of the objective imputation judg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reliance is clearly defined.
一、医师之组织协助义务、信赖原则与客观归责信赖原则之适用主要源于人类社会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以及与其相伴的社会组织分工。详言之,只有当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不同组织间的人们才能对于某些因分工产生的危险予以容许,即肯定具有可容许性危险的行为具有社会相当性;而这些具有社会相当性的行为,虽然其本身具有危险,但依然不被认为其具有可处罚性;在认定该行为之危险是否为可容许性危险时,人们所运用的规则即为信赖原则。基于此,信赖原则之适用依据则是行为之社会相当性〔1〕。社会相当性的判断要素系行为人之特定行为能力(譬如注意能力等)、行为本身的危害程度及其行为之结果的危险性。其中,行为本身之危险程度的判断最为重要。行为本身之危险程度的判断主要依据在于社会防卫的需要。具体而言,行为本身之危险程度的判断依据涉及社会分工程度、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程度以及行为所在地之具体形势政策。其中,社会分工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组织之“合理化生产”,而“合理化生产”并不仅仅意味着“机械化”,“因为(合理化生产)不是所有的‘机械’都由金属或木料构成,它们可以由人构成”〔2〕。因此,社会分工并不是完全与技术进步同步,而是取决于合理化生产的步伐。
在现代组织性医疗团队体系框架中,为了满足医疗协作合理化的需求,相应的医疗分工在所难免;而对于直接责任医师而言,其所担负的责任,除了履行最为基本的救治义务外,就是要合理组织与协调整个医疗团队正常运行,以使得病人得以康复或者说至少不会使其法益受到过度侵害。详言之,在组织医疗分工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优秀教学设计《共产儿童团歌》教案.doc VIP
- 肝硬化诊治指南2025年.docx
-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08【人教版英语字帖】八年级上册单词表衡水体字帖(新目标含音标).pdf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押题及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合理用药用药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结构设计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表格自带公式).xls VIP
- 规范言行从我做起主题班会.pptx
- PanelView Plus 7 Performance 终端用户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