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民族院校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探讨
提高民族院校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探讨
【摘要】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针对学校、生源及课程特点,探讨了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相关方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以期培养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48-02
食品微生物学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探讨微生物与食品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发酵工程、食品酶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1]。食品微生物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包括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生理与代谢、遗传与变异、分类与鉴定等基础知识,以及有益微生物在食品酿造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等[2]。由于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多,实践性较强,并且随着该学科的迅猛发展,新的知识和技术更新较快,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较多。因此,为了提高民族院校食品微生物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除了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教学之外,还要针对民族院校的生源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动手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族院校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1.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模式
针对我校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弱的特点,为充分体现“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安排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当代教育理念,同时根据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作用机理方面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建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两个专业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从学时设定、教学大纲、教材的选用等几个方面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由于食品微生物学内容比较丰富,各种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作用机制等都有较大差异,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全部的学习内容。因此,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至关重要。同时好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还必须融合教师自己的讲授体验,注意学习和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这样写出来的讲稿就不是几本教科书的“拼盘”,而是将各部分内容有机结合、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爱,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教师欲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热爱,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3]。对于一门新的课程,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及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如在探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可介绍2003年非典――SARS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截至2013年5月20日艾滋病毒发现30周年纪念日,全球约有2700多万人因此被夺去生命,目前尚有4000多万的感染者;2009年甲型H1N1流感造成9596人死亡等事例,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上述这些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
例如,当美国9.11事件发生不久,学生对炭疽病非常感兴趣,上课时教师提问“炭疽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教师就可以拓展讲述有关炭疽杆菌的知识。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皮肤炭疽主要是形成黑碳样坏死,故名炭疽,它是以皮肤损伤部位侵入机体,其中以肺炭疽最为严重。当然,有些学生对炭疽病的危害性会产生质疑,同样是细菌,为什么炭疽杆菌就可以作为生物武器来使用,答案就在于炭疽杆菌代谢产生的致病物质及特殊的致病机理。还有些学生质疑作为细菌,它怎么能够在长时间的邮寄过程中不会死亡,这就归因于炭疽杆菌的形态特征,即它可以形成具有特殊的DPA-Ca和耐热性的酶的芽胞。最后将各个较零散的细菌方面的知识点串起来,通过系统地总结,从而使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某一具体的病原菌。
教师在讲到有益菌时,立即话锋一转列举宴席上开怀畅饮的啤酒、浓郁甘甜的葡萄酒、醇香圆润的白酒等微生物发酵饮用酒;餐桌上味美健康的金针菇、香菇、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厨房里常用的酱油、陈醋、豆腐乳、豆瓣酱等传统酿造调味品以及医用上的各类抗生素、疫苗等微生物生物制品,让学生立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ptx VIP
- 湛江市霞山区滨海四中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数-英分班考试题.docx VIP
- 2024年深芯盟国产无线通信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深芯盟.pdf
-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pdf VIP
- 日产600t双膛窑技术方案(改1).doc
- 众为兴cnc4340系统版说明书附加页.pdf VIP
- SOA架构智能座舱: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伦茨82EV矢量变频器(内置闭环型)操作手册.pdf VIP
- DB61T-体育赛事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 信息系统建设.pdf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