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抒情(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节制抒情(上)   在本栏目中我曾经写过一篇《议论文也要有抒情》,今天却想跟大家说说“节制抒情”。   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道命题作文:“远方”。   一个女孩在微博上写给我一句话,算是她交的作业:“对他们来说,离开家的地方,就是远方。”   下面是她写给我的一个注解:“啊,老师,这个星期我没时间写作文了……所以先只写这一句话好了。我在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个外来务工人员,我为他指了路,他特别热情开心地说谢谢说再见。他要去的地方是广州南站,只背了一个简单的牛仔色背囊。背囊有点脏了,可是看得出来他很珍惜,那是纯手工制作的背囊,大概是他家乡的妻子为他缝的吧。他因为劳累显得很黑,笑起来的时候脸上会有许多褶,他身上的衣服不是很新,但是非常干净,也许是要回家了,特地打扮了一番。看他迈着大步走向回家的路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特别特别有感触。我想我应该尊敬他们。”   看了这个注解,我十分感动。我回复她:“很棒的一句话。很喜欢你对生活如此细腻敏锐的感觉。那句话就算是一篇作文了,你已经完成了作业。”   这句话打动我的力量就在于它文字里面所蕴含的细微而复杂的情感。作者没有大悲大喜的强烈抒情,只是尝试让自己站在他们的位置,贴近他们的心灵,理解他们的世界,诠释他们的生活。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远方意味着美丽的梦想,意味着青春的热血,但对他们而言,远方是一个离开了温暖的家的地方,是一个留给亲人长年牵挂的地方,是一个为了生计不得不奔波劳碌的地方,是一个为了短暂的团圆而甘愿千里迢迢往返的地方。   这句话的作者,名字叫杜翰诗。作者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里,纠缠着复杂的情感:有对主人公的悲悯、敬佩和祝福,也有对生活本身的深刻领悟与对平凡幸福的感恩珍惜。   生活是文学的江湖,情感是文学的生命。   没有情感的文字是死的。   即使是议论文,也必须用情感来推动。没有震撼就不可能有受教,犹如磐石没有裂缝就流不出泉水。“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托马斯?阿奎纳如是说。   情感给了人类丰富的内心体验,大大提升了生命生存的内在价值,给人类生活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体验价值。情感的缺乏或冷淡,在人生中是一种丑,在艺术中也是一种丑。李斯特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述评》中这样说道:“广义的美的对立面,或者反面,不是丑,而是审美上的冷漠,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太令人厌恶的东西。”情感的丰富,无论对于艺术还是人生,都是一种美。   就好像黛玉和宝钗的形象,如果从“实用价值”来考虑,宝钗肯定更受欢迎,但若从文学的审美价值来考虑,却是黛玉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宝钗为了礼仪与大局(实用价值),压抑甚至消灭了自己的情感(审美价值),她在人事关系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结果是她自己成了生命的空壳――她成了一个健康、周全、无可挑剔却没了性情的纸上美人,如同她日常服食的“冷香丸”一样,她精致芳香,却没有了情感的温度和率真的性情。在道德意义上,她可谓善,但在美学意义上,她算不得美。因为从美学意义上说,情感的丰富活跃是美,而情感的麻木冷漠是丑。   我很喜欢看有许多美女的官斗剧,看许多女人争一个男人,几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那些纠结又曲折的故事虽然常常毫无逻辑,经不起理性的推敲,但我还是忍不住会去追。反思个中缘由,其实这些故事并非真正毫无逻辑,它们有自己的逻辑:情感的逻辑。   艺术情节不是宿命也不是科学,它是一种情感的审美,所以,它以情感的逻辑超越理性的逻辑,是情感的因果,不是理性的因果,是主观的甚至是幼稚任性的情感逻辑,它与现实的逻辑不一样,因为不一样,所以吸引人。就像童话世界,它里面的一切环境甚至事件都不真实,唯独故事里面的人的情感,跟我们这些平凡人一模一样,完全可以实现共鸣。如果失去了情感的桥梁,童话对我们而言简直就是不知所云。   所以,没有情感的创作,是无价值的创作。   情感既是一种生命力(对作者而言),也是一种吸引力(对读者而言)。   钱穆的《湖上闲思录》中有一篇文章《人生与知觉》,其中谈到“文学人生”,有这样一段文字:   艺术人生是爱美的,科学人生是求知的,文学人生则是求真的。艺术与科学,虽不是一种物质生活,但终是人类心灵向物质方面的一种追求与闯进,因它们全得以外物为对象。文学人生之对象则为人类之自身。人类可说并不是先有了个人乃始有人群与社会的,实在是先有了人群与社会乃始有个人的。个人必在人群中乃始有其生存之意义与价值。人将在人群中生活,将在别人身上发现他自己,又将在别人身上寄放他自己。若没有别人,一个人孤零零在此世,不仅一切生活将成为不可能,抑且其全部生活将成为无意义与无价值。人与人间的生活,简言之,主要只是一种情感的生活。人类要向人类自身找同情,只有情感的人生,始是真切的人生。喜怒哀乐?鄱裼?,最真切的发现,只在人与人之间。其最真切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