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寻梦统万城》的民俗性(一)
【摘 要】 文章探讨陕北作家武国强创作的长篇小说《寻梦统万城》中关于民俗的描述。认为作者忠实地描绘了物质生产民俗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从那勾起乡愁的马帮铜铃声走向机械运输时代,并继续迈向商业交通现代化的通途;物质生活民俗体现着地方特色,丰富美味的饮食、古老质朴的服饰、蕴含人类走向文明的那些古典建筑,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前半叶陕北人的生活风貌。
【关键词】 寻梦统万城;陕北;民俗性
《寻梦统万城》是以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五六年期间重大历史事件下的陕北真实生活为背景,以主人公刘四牛的几次经商成败为线索展开详细叙述的,其中涵盖大量的民俗文化。有关民俗性的探讨是《寻梦统万城》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有2篇论文以《寻梦统万城》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王万斌的《试论的宗教观》(学理论,2015年第9期),郝美莉的《关于的主题探讨》(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第5期)。
目前关于《寻梦统万城》民俗性的研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部分研究论著对其民俗性的研究不够全面;对一些重要问题点到为止,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单一,多局限于对文本的描述性研究。因此,对《寻梦统万城》民俗性的进一步研究就很有必要。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轨迹,其特点是约定俗成的。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文化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寻梦统万城》所讲述的陕北大地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之上,与宁夏、内蒙相邻,千百年来蒙、回、汉三族往来密切,继而形成了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人们养成了邻里和睦、长幼有序、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本文从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
一、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人类依赖物质生产得以生存,物质生产依靠人类的劳动得以实现。商业交通是物质生产的重要媒介,体现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过程。商业交通的变化传递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陕北运输方式极为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落后的商业模式,赶牲灵是陕北主要的商业活动,乡里、县城之间往来的只有骡马队,物资的交换、购买全仰仗骡马队。《寻梦统万城》之第一部《赶牲灵》中刘四牛赶牲灵经商的商业活动贯穿始终,如第十七回中所述:“此地周边几百里地再无如此盛产食盐的大矿;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贵如白金。运到保安,一斤盐可换五斤米。运盐到保安的目的也不是换粮食,而是换柏木。[1]”当地商贩将盐运往各地换取各地特产,赚取差价。再如第十八回中记录:“易马城占地近百亩,供蒙汉民间自由贸易使用。互市期间,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驮着各种皮毛,汉族商人携带布匹、绸缎、盐茶、烟酒,齐集易马城。这里牛羊成群,万骑辐辏,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2]俨然集市贸易往来已成为当时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交易方式,各地商贩都将货物不远百里运达于此进行交易,以获取丰厚的利泽。二十世纪中叶,在“一五”计划的推动下,自行车、摩托车,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引起了运输业的变革。如第四十回中:“十四黄昏,绥德邮局有人骑摩托车前来呜咽泉村告诉我刘二爷去世了,十六出殡。”[3]今晨天刚麻麻亮,大豹就骑自行车带我赶路了。一九五六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刘四牛跟随着白城子村的商队给县供销合作社送货,正好赶上靖边汽车站刚建成,六辆汽车一字长蛇阵开进县城,四面八方的百姓蜂拥而来,争先恐后,挤着围观。街道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年底,榆定公路全线通车。自此,货物的长途运输进入了汽车时代[4]。
二、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民俗这三方面,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在这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最容易辨识的民族标志。
1、陕北饮食特色
(1)菜肴丰富多彩。《寻梦统万城》详实记录了好多种地方菜肴的味道和做法。作者如数家珍地介绍了陕北地方菜、风味小吃和面点。如酥油、烙丹子、冷肉、熟米、炒面、麻麸饭、鸡肉煎饼、洋芋檫檫、羊杂碎、拼三鲜、粉浆饭、八大碗、钱钱饭、炒鸡蛋、烙饼、煮瓜、调苦菜,干炉、月饼、果馅等等。小说第十八回里,详细介绍了榆林羊杂碎、拼三鲜、粉浆饭的做法。特别是将拼三鲜的来龙去脉和工艺流程备细说明。又如,孟湘云依次端来了钱钱饭、炒鸡蛋、烙饼、煮瓜、调苦菜。[5]《寻梦统万城》向世界展示了丰富的陕北菜肴,同时可见陕北人对饮食的热衷,对美食的追捧。
(2)豪放的饮食方式。《寻梦统万城》不无夸张地凸显了三边人吃饭的豪爽劲:客商们也不需要招待,一口气喝完满碗的老茶,争先恐后地抓起大块羊肉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刘四牛一看这个样子,也学着操起一根羊腿大口啃着。[6]大碗喝茶,大块吃肉是《寻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