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院内转运存在安全隐患及对策
新生儿院内转运存在安全隐患及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1日-2015年5月31日从产房、手术室院内转至NICU、新生儿室的新生儿710例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存在有身份识别不全、告知不充分、呼吸道管理不畅,低体温、管道移位、交接不清等隐患。结论:规范化转运流程的制定、培训、演练,组建产儿科转运团队,做好转运前准备,加强转运途中监护与管理,做好转运后交接是保证新生儿院内转运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院内转运; 安全隐患;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1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07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0.037
新生儿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时间不长却存在较大风险,若转运不当会增加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笔者所在医院病理产科多,又因地理条件限制,产科、手术室直线距离新生儿室约150 m远,途中5~8 min,且有50 m左右的无遮挡距离,转运风险大,本文分析从产房、手术室转至NICU、新生儿室的转运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原因,提出对策,以有效的避免转运途中的风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6月1日-2015年5月31日从产房、手术室转运至NICU、新生儿室新生儿710例,516例体重大于2500 g,181例2500~1500 g,13例小于1500 g。新生儿窒息173例,高危儿222例,早产儿11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4例,胎膜早破(24 h)74例,其他35例。
1.2 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1日-2015年5月31日院内转运的新生儿710例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并用根因分析法分析原因。
2 原因分析
2.1 转运前准备不充分
(1)无腕带,易身份识别错误。双胎、多胎妊娠,多人需同时转运,或因病情严重,急于到达NICU而忽略腕带的佩戴。工作人员习惯先交接后身份识别,或多人同时到达NICU时,无腕带易导致身份识别错误。(2)签字、告知不足。转运前对病情、转运目的、途中风险等告知不清,也未签字,尤其危重急于转运者,家属到达NICU或新生儿室后拒绝住院或放弃治疗。与NICU或新生儿室沟通不足,未做好接收准备。(3)对病情评估不足。患儿存在脏器功能不稳定,转运途中易出现供氧不足,甚至病情骤然恶化致心跳呼吸骤停等。因病情重,急于转运,对途中几分钟存侥幸心理,转运前对病情变化、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未做充分评估及准备,当在途中病儿发生病情变化,只能急送到新生儿室再处理,隐患大。(4)急救用物准备不充分。氧气枕氧气不够,不能维持T-组合PEEP压力。简易呼吸囊未完好备用,需用药物无或不够,输液泵、监护仪电量不足或突发故障。
2.2 转运途中管理不当
(1)呼吸道管理。转运前吸痰不充分;转运时家属抱孩子,因体位不当致呼吸道不通畅,转到时有面色或口唇发绀、呼吸暂停、SPO2下降等表现,尤其是转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2)低体温。保暖不充分,转运工具选择不当;转运前头部未擦干,包被太薄,刮风下雨等天气变化,加上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等生理因素易致低体温。(3)管道管理。气管插管、引流管、胃管等的移位、脱管、堵管;无静脉通道,病情变化才现穿刺留置针,或静脉通路不畅、外渗等。(4)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水平不过关。转运团队对转运流程不熟,成员分工不明,抢救配合缺乏协调性,如发生呼吸暂停、心脏骤停时整个抢救过程均暴露在家属眼前,有纠纷隐患。(5)颠簸、跌倒的可能。路途较远,高低不平,易颠簸;由家属或护士抱患儿转运,因着急或身体因素发生跌倒,或包被松脱,抱患儿方法不当使患儿跌伤。
2.3 转运交接不清,记录不一
转运后急于抢救,转运者忙于善后或本身对患儿情况不了解,交接不清,易忽视患儿病情、皮肤情况、外观畸形、出生时间、体重、孕产史、乙肝疫苗注射情况等的交接,出现交接不清、记录不一的情况。
3 对策
新生儿的院内转运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监护、治疗的连续过程,为规避转运风险,提出以下对策。
3.1 组建产儿科急救转运团队,明确分工与配合
护送人员的资格和能力也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安全[2]。笔者所在医院产儿科转运团队由助产士和儿科抢救小组[3]组成。如患儿有需窒息复苏等急危可能时,NICU医生护士提前入产房一起待产,协助抢救处理及转运,新生儿科医生护士清楚了解病史及抢救结果,避免交接错误。儿科住院总医生负责判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