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概论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验室建设 检测技术(食品理化、农兽残检测,国外要求与国内应对)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李秀勇 高工 2008 07 26 TEL:0535 6646988转6716 1.1 质量体系建立 1 实验室须建立、实施、保持质量体 系,并适当的文件化。 2 实验室质量手册中须规定质量体系的 方针和目标。 3 质量手册须包含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4 质量手册须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经 理的职责。 1.2 实验室建设 主要包括: 1.体系文件的建立 A质量手册; B管理体系程序性文件; C管理体系文件。 1.3 实验室建设 2.环境、设备、人员、方法 确保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要求的测量质量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设备计量及自校合格; 人员能力要求及相关培训考核记录; 有效标准方法(国际、国家、行业、企业、实验室)。 1.4常见缩写的含义 1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L (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Laboratories) 已弃用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3 其它缩写 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IUPAC---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UPAP---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 1.5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 定义:具体、详细描述某一日常工作或测试方法的操作步骤或程序。 对于一个理化检验实验室,应包括以下SOP: 1.制定、审查和分发的SOP 2.对检验样品的接收、登记、标签、送检、保管、处理(传销)的SOP 3.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维护、清洁、校准、记录等的SOP 4.检测方法及其试剂制备的SOP 5.标准溶液配制的SOP 6.记录保存、报告和贮存的SOP 7.数据收集的SOP 8.质量保证规划的监督和审核的SOP 9.测试中质量控制的SOP 10.安全和应急的SOP 1.6 标准物质检测和标准溶液有关规定 1.购置有标准证书、有效期和验证说明的标准物质; 2.得到相应标准品后,进行相应验证; 3.滴定分析标准溶液和化学试剂存放注意: 温度(常温、冷藏),避光保存; 4.标准溶液有效时间分工作液、储备液等 主要以测定结果为准。 1.7 以土壤中汞的含量测定为例介绍质量控制图的做法---1 1.8 土壤中汞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图---2 1.9土壤中汞的含量测定质量控制图---3 1.10废物处理有关规定 1.酸碱废液须经稀释中和后方可排放; 2.易燃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回收集中处理; 3.固体过氧化物、六价铬,或其它强氧化性物质应还原处理后排放; 4.动物类危险性废弃物(如动物尸体,组织,鸡胚等)及标准诊断试剂应密封包装后交专业处理公司处理或消毒后深埋; 2.1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基本测定包括: 1.基本成分:水分、蛋白、脂肪、灰分、纤维素、还原糖、 维生素等; 2.微量元素如:氟砷硒铅铜铬汞镉锡镍钙铁锗锑锌铝等; 3.农药: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等; 4.兽药:硝基呋喃类、磺胺类、氯霉素、沙星类、阿维菌 素、青霉素等; 5.毒素:黄曲霉毒素、棒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贝类毒素(神经、麻痹、腹泻、失忆)等; 6. 有害物质:多氯联苯,多溴联苯,增塑剂,N-亚硝基化合物, 稠环芳烃,丙烯酰胺,三聚氰胺等; 7.食品添加剂: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人为本”建设民生政府 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措施.doc
- 《时尚:职场新人生活主旋律》.doc
- 6细菌的大小与形态.ppt
- [推荐]消毒产品分类目录.doc
- 《益生菌功效性的最新研究进展》.pdf
- WEEE & RoHS 指令研讨会.ppt
-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hina’s Food Imports & Exports Safety-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P. R. China.doc
- 第4篇 试验设计与回归分析.doc
- 第5章 SAS实用程序编写技巧.doc
- 2004年12月25日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