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烟瘴对广西土司区经略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烟瘴对广西土司区经略影响

明代烟瘴对广西土司区经略影响   【摘要】烟瘴是一个历史性和区域性突出的现象,曾对南方少数民族及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明代广西土司区烟瘴肆虐,成为明朝经营和治理的主要困难,因此明朝在广西土司区采取了以土治土,倚重土官的策略。烟瘴,在一定程度上与广西土司制度的存在有着密切关联。   【关键词】明代;广西;土司制度;烟瘴   【作者】赵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民族学博士。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2-0118-007   THE INFLUENCE OF MIASMA ON MANAGEMENT   OF THE TUSI AREAS IN GUANGXI IN   THE MING DYNASTY   Zhao Wei   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phenomenon, miasma once greatly affected the areas inhabited by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ern China Miama raged in the Tusi areas of Guangxi in the Ming dynasty, thus became the main obstac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to manage and govern these areas Therefore, the Ming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a strategy of norminating the local officials to manage the local affairs in the Tusi areas of Guangxi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 wa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iama and the existence of Tusi system in Guangxi   Key Words: Ming dynasty; Guangxi; Tusi system; miasma   烟瘴,又称为“瘴气”“瘴疠”“瘴虐”“炎瘴”等,文献记载中名目不一。学者们对于这些不同的名称含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瘴气多为恶性疟疾,有人认为是一种热带疾病,还有人认为高原反应也属于瘴。周琼老师对瘴、瘴气、瘴疠做了辨析,认为瘴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分为气体形式的瘴气和液体形式的瘴水,人因为感染瘴而在身体上显现出不适等疾病症状,被称为瘴疠。[1]42-82本文赞同周琼老师的看法,以烟瘴一词来统一称呼在南方地区因自然环境而呈现出瘴的现象。烟瘴曾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区域性突出,对我国南部边疆民族及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渐成热点,在疾病史、环境史、社会史等方向的研究中均有涉及,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关于瘴气的研究,以周琼、张文、左鹏、于赓哲等学者建树为多。已有的研究大概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什么是瘴的辨析,有恶性疟疾、热带病、高原反应等多种看法。周琼藏区“冷瘴”新辩[J]中国藏学,2008(1);梅莉,晏昌贵,龚胜生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2);朱力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疟疾流行史概述[J]思想战线,2009(S1);朱建平我国古代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疾病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左鹏瘴气之名与实商榷[J]南开学报,2011(5);冯翔关于宋代至明代南方的瘴病及其历史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于赓哲中国古代对高原(山)反应的认识及相关史实研究――以南北朝、隋唐为中心[J]西藏研究,2005(1)二是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不同时期烟瘴的消长变化,比如龚胜生等人的论文就总结出瘴病的分布呈现逐步南移和缩小的趋势,其分布与地理环境、土地开发、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3(4);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张轲凤:从“障”到“瘴”――“瘴气”说生成的地理空间基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周琼清代云南潞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域初探[J]清史研究,2007(5);周琼,李梅清代云南生态环境与瘴气区域变迁初探[J]史学集刊,2008(5)三是从环境和疾病史出发,对瘴以及由此引起的疾病进行研究,探讨成因和影响。周琼清代云南瘴气环境初论[J]西南大学学报,2007(5);于赓哲疾病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